人负责创意,AI 无限延展

159 2025-07-10 17:22

AI时代的内容生产方法论——人负责创意,AI无限延展

在内容泛滥的今天,企业到底该如何高效生产、分发、管理内容?这是每个做品牌、做市场、做产品传播的人绕不开的问题。

小编想说,真正的“内容升级”不在于你用不用AI,而在于你如何“把人和AI放在对的位置”。

从“创作”到“系统”:AI 已不只是一个写稿工具

很多人以为AI就是写写文案、P个图、做视频模版。但事实上,从AI内容生成(AIGC)到AI理解(Reasoning),技术已经跨过“试验”阶段,进入真正的实用周期。

小编观察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过去,要让AI理解一张图、一段话,需要复杂的工程投入和自建模型,只有像阿里、碧桂园这种巨头愿意投上亿预算去探索;而今天,AI基础模型+云服务的普及,让生成+理解+分发成为企业都可以落地的能力。

不只是能生成内容,现在AI还能理解内容、拆解意图、做结构化加工——这为内容管理、数据分析、传播优化打开了新局面。

旧内容逻辑:“多产出 = 高成本”,创造力与效率是对立的

小编常常和朋友聊起一个现象:传统的内容生产像“体力活”——写一篇就花一天,剪一条视频至少两小时。你越想内容多、覆盖广、打得准,就越烧时间、烧钱、烧人力。

这导致了一个行业普遍现象:

要么做“标志性创意”,靠一个震撼概念打遍天下无敌手——如早年苹果公司的“Think Different”耐克的“Just Do It”创意即流量。

要么进入“内容疲劳”:每天几十条更新,全是机械重复,质量无法保障。

特别是在今天的碎片化传播环境中——内容不仅多,而且要快,要适应100个渠道、每年上千新品发布节奏。以前那种“一个好创意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新内容策略:用AI放大人类的创意杠杆

这时候就需要回到内容策略的底层逻辑,也是小编一直秉持的观念:

“0到1”的文化创意由人主导,“1到N”的大规模延展交给AI。

为什么这么分?因为:

“0到1”是品牌调性、价值观、叙事体系的构建过程,需要共鸣、情感、文化判断,必须由人类团队完成,机器永远无法替代

“1到N”是传播场景延展,比如将一个主张转化为不同的形式(短视频、图文、直播脚本、推文、海报、播客)和版本(渠道差异化、本地化、促销化),可以交由AI在低成本下自动完成

这样的组合策略不仅提升效率,还能在保证核心表达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触达。

案例分享:内容延展如何做到“1到无穷”

小编服务的一些品牌客户,每年可能要发布2000个新品,分布在100多个销售渠道上。每个渠道都有不同的风格要求、沟通语言与素材格式——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手工创作,光内容生产就能“榨干”整个营销预算。

但通过搭建一套“AI+人工内容系统”,可以做到:

前期由内容团队产出具有品牌力的母内容(一个价值主张、一次campaign主题)

然后用AI批量生成不同场景的延展内容,如:

海报、视频脚本、商品详情页、短视频Cut

小红书种草文、公众号改写稿、淘宝图文混排

不同语言/人设/语气风格的“同义输出”

AI不是取代创意,而是帮助好内容进入“多轮复制+快速分发”的轨道——从“1到5”“1到10”,甚至做到“1到无穷”。

小结:AI不是内容的终点,而是创意的杠杆

小编相信:未来内容营销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谁能写,而在于谁能“写得好 + 延展得广 + 数据闭环更快”。

所以,当人类创意和AI效率结合,就能实现内容的高质量与高效率统一。这不仅是内容营销的未来,也是品牌文化的进化方向。

下一篇,我们来聊聊 AI 对商业的真实价值:为什么说,用 AI 研究消费者,是可信、可行、甚至比人更准确的方式?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抖音SEO优化技巧:让你的视频排名靠前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