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吴石把那个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铁盒,交给了化名“朱谌之”的朱枫
他俩谁都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
叛徒蔡孝乾已经张开了嘴,400多个名字正排着队等着被吐出来。
吴石的“参谋次长”身份,在叛徒嘴里一文不值。
两个月后,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全被抓了。
那张著名的遗照,就是他们最后的倔强。
01
1949年底,1950年初的台湾,那气氛简直了。
说风声鹤唳都是轻的。
老蒋刚带了60w+的残兵败将跑到这个岛上,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不安全的状态。
他刚丢了整个大陆,你想想,他看谁都像是间谍。
所以在台北,街头上到处都是宪兵和特务,动不动就盘查,这叫“白色恐怖”。
老蒋搞这个,说白了就是怕,怕这个小岛也守不住。
他下令,对可疑分子,那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这道命令一下,整个台湾的空气都变得不一样了,人人自危,邻里之间都不敢多说话,生怕哪句传到特务耳朵里,第二天人就没了。
就在这种高压到变态的环境里,有个人,非但没躲起来,反而天天坐着小汽车,出入老蒋的“国防部”。
这个人就是吴石,当时的“国防部参谋次长”。
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老蒋的军事大管家之一,能接触到最核心的防务机密。
他每天上班下班,看起来和和气气,跟同僚们点头哈腰,谁也看不出他有啥问题。
02
吴石这个人,履历漂亮得吓人。
他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后来又去了日本陆军大学深造。
这在当时的军界,算是顶级的“海归”专才。
他不是黄埔系的,但靠着实打实的业务能力,在国民党那堆人里混得风生水起。
白崇禧很看重他,觉得他懂军事,是个技术官僚。
老蒋对他也不错,不然也不会让他坐上“参谋次长”的位子。
在同僚眼里,吴石是个“清官”,不贪污,不拉帮结派,就是个埋头搞业务的。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么个“国军”高层,他的真实身份,是“密使一号”。
他潜伏得有多深?
深到他1949年要去台湾的时候,是特意绕道香港,主动和我方取得联系的。
他原话就是,要去那个“危岛”了,以后联系不方便,但自己一定会把握机会,在关键时刻做点事。
他知道这一去,九死一生,但他还是去了。
这种人,图啥呢?
说白了,就是图个信仰。
03
吴石的这个“密使一号”身份,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能直接接触到老蒋的所有底牌。
到了台湾,他果然坐上了“参谋次长”的位子。
这个职位,相当于能看到老蒋所有底牌。
他送出来的情报有多要命呢?
光是1949年底到1950年初,他就送出了《台湾战区防御图》、《金门厦门地区兵力部署图》、《全台主要军备仓库分布图》。。。
我刚查了一下,这些文件,详细到了什么程度?
就是哪个港口能登陆,哪个山头有炮兵阵地,哪个仓库有多少子弹,都标得清清楚楚。
这些东西,在当时,那真是价值连城,比黄金都贵重。
有了这些,对面的防守几乎就是透明的。
吴石等于是一个人,顶得上千军万马。
这么重要的情报,吴石是怎么送出去的呢?
他总不能自己跑回大陆。
这就得提到另一个人,朱枫,也叫朱谌之。
04
朱枫当时是以一个“商人”的身份去的台湾。
她家里确实有钱,在上海开着“同达钱庄”,去台湾是“探亲”加“做生意”。
她明面上的关系,是去投靠她那个在台湾当“立法委员”的女儿女婿。
这个身份太完美了,谁都不会怀疑一个50来岁的富太太。
朱枫到了台湾,很快就通过老关系,和吴石接上了头。
她可不是一般女的,胆子大得很。
她和吴石的见面,好几次都是在吴石的家里。
你想想,在特务遍地的台北,跑到“参谋次长”家里接头,这简直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吴石的家门口,指不定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但他俩就是这么艺高人胆大,一次次完成了情报的交接。
1950年2月初,朱枫完成了所有情报的交接,准备回大陆了。
吴石亲自开车送她去基隆港。
可就在那时候,出事了。
05
朱枫要走的那几天,基隆港突然全线戒严。
所有船只,只许进,不许出。
朱枫一看这架势,心里就明白,肯定是出事了。
她马上联系吴石,吴石也感觉不对劲。
吴石利用他的职权,签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让朱枫先坐军机,飞到了台湾南部的舟山,想从那边绕道回大陆。
这一步棋,在当时看是唯一的活路。
可他俩都不知道,一张大网,已经从另一个地方撒过来了。
这件事,坏就坏在蔡孝乾身上。
蔡孝乾是台湾工委的书记,算是当时台湾这边我方的最高负责人。
他1949年10月被抓了,但耍了个花招,用假身份骗过了特务,给放了。
可这个人,没吸取教训,生活作风还特别有问题,结果1950年1月,又被抓了。
这次,保密局的特务头子谷正文(一说毛人凤)亲自审他。
06
蔡孝乾这个人,级别很高,按理说应该是最坚定的。
可谁都没想到,他没扛住。
我查到的资料说,特务没怎么用大刑,就是抓住了他生活作风上的弱点,加上各种威逼利诱,他心理防线就崩了。
他这一崩,那真是天塌了。
蔡孝乾开始竹筒倒豆子,把他知道的所有人,所有事,全给招了。
从台湾工委的组织架构,到每一个潜伏人员的名单。。。
前前后后,他总共供出了400多个人的名单。
这简直是一场大地震。
保密局的特务拿着这份名单,一个个去抓人。
抓到一个,又供出几个。。。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就在这个名单里,蔡孝乾供出了“朱谌之”(朱枫)。
他说朱枫是来台湾联系一个“国军”高层的,负责传递情报。
特务立刻扑向朱枫在台北的住处,结果扑空了,朱枫已经去了舟山。
07
特务马上意识到,能把朱枫从台北弄到舟山,这能量不小啊。
他们顺着这条线一查,查到了吴石签发的那张“特别通行证”。
这下,特务们都傻眼了。。。“吴次长”?
他们一开始都不敢信。
这事儿马上报给了老蒋。
老蒋一听“吴石”这个名字,气得当场就把桌子拍了。
他不敢相信,自己天天见的“参谋次长”,居然是对面的人。
他立马下令,第一,封锁舟山,抓朱枫。
第二,马上逮捕吴石。
1950年3月1日,吴石正在家里,一群特务冲了进来,带队的是保密局的。
吴石表面还很镇定,问他们干什么。
特务拿出手令,说“吴次长,请吧”。
消息传回大陆,高层震动,营救行动立刻启动。
各种渠道都在尝试,甚至有人想到了功德林里的那群高级战犯。。。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台湾方面突然传来一个消息。
保密局的人在吴石家里,搜到了那份要命的《兵力部署图》。
老蒋看到那份图,又看了看旁边的吴石,气得浑身发抖,下令要严办。。。
08
老蒋最后还是没开枪,他要是开了枪,吴石可能还少受点罪。
他把枪收了回去,咬着牙说,要“彻查”,要“公审”。
他这是要杀鸡儆猴,要用吴石的血,来稳固他摇摇欲坠的统治。
吴石和朱枫(在舟山被捕)被关进了监狱。
消息传回来,营救工作十万火急。
可怎么救?
1950年的台湾,那是铁桶一块。
老蒋刚实行“戒严法”,整个岛上布满了特务和军队。
别说救人了,就是传个消息出去都难如登天。
我方不是没想办法,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包括一些还在国民党高层潜伏的,还有香港的渠道,都试了。
但那边的回复都是一样的:不可能。
老蒋下了死命令,吴石案是“总统亲批”,谁碰谁死。
那边的特务系统,像疯了一样在抓人,气氛太紧张了,根本没法操作。
09
这时候,就有人提出了,能不能“交换”?
这个想法,也是几十年来大家一直在问的。
毕竟,咱手里有王牌啊。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里,关着杜聿明、廖耀湘、黄维。。。哪个不是老蒋的宝贝学生、得意门生?
随便拉一个出来,分量都够重。
为啥不拿杜聿明去换吴石呢?
这件事,听起来挺美,但操作起来根本不可能。
第一,1950年是啥时候?
仗还没打完呢。
双方在海上还天天开炮,根本不是“和平时期”。
双方压根不承认对方是“政府”,哪来的“交换战俘”一说?
那个时候,连个能坐下来谈话的桌子都没有。
第二,在老蒋眼里,杜聿明他们是“战败被俘”,是“党国的耻辱”;而吴石呢,是“叛国”,是“共谍”,这是他最恨的。
你拿一个“耻辱”,去换一个“叛徒”?
老蒋那个死要面子的性格,他能干吗?
他要是换了,不就等于承认自己失败了吗?
他手下那帮人还怎么带?
所以说,交换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是死胡同。
不是咱不想换,是根本没有那个“谈判桌”。
10
还有人说,用更“江湖”一点的办法。
比如,那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派人去老蒋的浙江奉化老家,把他祖坟给掘了,用这个作为交换条件。
这个说法。。。怎么说呢,听着就挺离谱的。
咱们是正规军队,是讲政策讲底线的。
挖人祖坟这种事,那是土匪干的,咱能干吗?
我刚翻了下资料,这件事,纯属是后人的“脑洞”。
历史上根本没这回事。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这么干了,以老蒋那个犟脾气,他会就范吗?
他可能更生气,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然后更快速、更残忍地处理吴石。
这不叫营救,这叫催命。
所以这个法子,压根就不可能出现在选项里。
用这种手段,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把自己置于一个很被动的境地。
11
那第三个问题来了:那个叛徒蔡孝乾,他出卖了400多人,害死了吴石、朱枫,他为啥能活到1982年?
咱为啥不派人去制裁他?
这件事,是情报战的残酷现实。
首先,蔡孝乾叛变后,老蒋是把他当宝贝一样护起来的。
他被任命为“国防部保密局”的少将,后来又调到“情报局”,专门负责对大陆的“反间谍”工作。
他身边24小时都有特务保护,住的地方比“总统府”还严密。
你想想,在台湾那个铁桶阵里,去刺杀一个被特务头子重重保护的“反谍专家”,那难度有多大?
派人去?
派去的人,可能连蔡孝乾的面都见不到,就先暴露了。
其次,就算有机会,也要评估代价。
为了杀一个已经没有价值的叛徒(他知道的秘密都说光了),再去暴露咱好不容易剩下的潜伏人员,值不值?
这个账,得算清楚。
蔡孝乾这个人,虽然叛变了,但他在国民党那边,一辈子也没被真正信任过。
他晚年过得也挺凄凉,1982年就病死了。
12
最让人难受的,还是吴石家人的遭遇。
吴石去台湾时,他的妻子王碧奎和一双儿女都留在了大陆。
他当时想的是,自己做这个事,风险太大,不能连累家人。
他被捕的消息,是登在报纸上的,王碧奎一看报纸,当场就晕过去了。
可接下来几十年的遭遇,比晕过去还难受。
因为吴石是被国民党那边“公审”定为“共谍”的,但在大陆这边,他的身份因为保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公开。
这就导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他的家人,在历次运动中,都得背着“国民党高官家属”的身份。
大女儿吴兰香,本来是学医的,因为这个身份,被分到了最艰苦的地方。
小儿子吴昭成,也是一辈子隐姓埋名。
他们明明是英雄的后代,却要承受“叛徒家属”的待遇。
这种委屈,这种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他们一家人,就是这么默默地忍受了几十年。
13
这件事,一直到了1973年,情况才有了转机。
那一年,高层明确指示,要落实吴石的身份问题。
1975年,吴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这个“烈士”身份,吴家人等了整整25年。
而那个叛徒蔡孝乾。。。他虽然活到了1982年,但一辈子都活在被监视和不被信任的阴影里。
他出卖了信仰,换来苟活,最后啥也不是。
1994年,吴石的骨灰,终于从台湾被秘密带回了大陆,和他的妻子王碧奎合葬在北京的福田公墓。
2000年,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烈士的纪念碑在台北揭幕。
那张他们牺牲前在马场町刑场上的照片,被永远刻在了上面。
叛徒以为自己能活得久,结果成了历史的垃圾。
英雄牺牲了,却在几十年后,迎来了真正的“回家”。
创作声明:本故事来源:【《吴石案档案解密》、《台湾工委叛变始末》(《上海大江南北》杂志)、《潜伏者吴石》、《朱枫传》、《蔡孝乾自述》】,本文依据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历史故事,有些部分可能会在历史细节进行了合理推演。凡涉及推测性内容,均基于同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和相关史料进行合理构建,部分细节进行了文学性渲染和合理推演,有部分为艺术加工,如有表达的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理解,请理性阅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或与本文并无关联,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特此说明!谢谢!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