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优号码机哪个系列最好,助力高效标识与打印体验
196
2025-08-05
居安思危常警醒,未雨绸缪保水源。近日,方山县横泉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呈现出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一场模拟油罐车交通事故引发柴油泄漏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在此拉开帷幕。此次演练旨在提升饮用水源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本次演练由吕梁市生态环境局与方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方山分局具体承办,中寰安全(北京)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方山县水源地环境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吕梁市生态环境局和方山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亲临现场观摩并给予指导。
应急演练:模拟事故 协同应对
演练模拟一辆满载柴油的油罐车在209国道横泉水库附近路段发生事故,大量柴油泄漏,存在流入水库危及水源地安全的风险。方山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上报县水源地环境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各成员单位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先期控制和处置。
演练现场,警笛声响彻四周。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消防、公安等多部门应急力量迅速集结,协同作战。环境监测人员第一时间对空气和水质进行采样监测,划定污染区域和风险范围;交警实施交通管制,公安民警疏散群众;消防救援队伍营救被困人员,120急救车将受伤者送医。随后,消防救援人员用泡沫覆盖稀释泄漏柴油,查找并封堵破损口;气象部门设置监测点,监控风速风向等数据;水厂关闭出水口,调用备用水源,应急救援队伍和水利部门铺设围油栏、吸油毡,防止泄漏油品扩散。
关键时刻,横泉水库新建成的水源地环境应急防护工程发挥了关键作用。泄漏的柴油流经公路排水渠进入水库前,被应急防护工程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识别,入库口渠的自动闸门迅速关闭拦截,将柴油导流至应急收集池,为后续处置赢得了宝贵时间。最终,收集到应急池内的泄漏柴油和稀释泡沫混合液体由生态环境局专业车辆转运至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24小时持续监测,横泉水库水体未受污染,演练圆满成功。
横泉水库水源地环境应急防护工程总投资1558余万元,在209国道横泉水库上下相邻路段设置19个应急收集池,总容积达950立方米,实现了全路段覆盖、全时段监测和智能化拦截。
演练成效:实战检验 守护水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叶圣辉在点评中,对演练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他指出,从事故发生后的信息上报速度,到各部门响应的及时性,再到现场处置环节的协同配合流畅度,都得到了充分检验。此次演练不仅清晰地展现出《吕梁市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实际操作中的科学性,其详细的流程安排、明确的职责分工,让各部门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有章可循;同时也凸显了该预案的实用性,切实有效地指导了本次演练的各个环节。横泉水库作为吕梁市区人民至关重要的“水杯子”,其水源地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细微的污染隐患都可能对居民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守牢这条环境安全底线。
演练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新开端。方山县副县长、水源地环境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刘亮勤对演练称赞有加。他表示,此次演练场景极为逼真,油罐车事故、柴油泄漏等情节,就像现实中的突发环境事件在眼前上演。各部门接到指令后,如同听到冲锋号角,迅速行动,执行力“爆棚”。在现场处置中,消防、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紧密协作,横泉水库的应急防护工程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一切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圆满达到预期。接下来将以这次演练为新起点,大力排查环境风险隐患。安排专业人员像“侦探”一样,深入水源地周边,把潜在污染源一个个揪出来,列成清单,再逐个击破。同时,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持续优化联防联控机制,与周边地区、各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定期开展联合培训,让整体应急处置能力更上一层楼。
此次演练的成功,不仅是对当下水源地应急防护体系的有力检验,更是吕梁市践行水安全保障理念的生动实践。此次演练充分展示了市、县两级政府守护饮用水源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为应对真实环境突发事件积累了经验,筑牢了饮用水安全防线。记者 康桂芳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