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骑阶从者特攻&被特攻情况:哪些比较适合当守门员
165
2025-08-29
“老板,这屏能换不?”一个声音响起。
我头也没抬:“国产一百八,原装二百六,坐等半小时。”他熟练地撬开背盖,却敏锐感觉到那目光没离开他的手。
“你这热风枪温度,设的多少?”那人没走,反而又靠近一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专业。
“三百二。核心板封胶软了就行。”我随口答,镊尖轻挑,一颗米粒大的电容归位。
突然,那人俯下身,几乎凑到工作台上,声音压低了,却带着难以置信的急切:“不对!你这手法是先隔离供电,再测对地阻值,脉冲烙铁点焊BGA下方的预留测试点……这根本不是普通手机维修的路子!”
我一抖,烙铁差点蹭到旁边元件。
我猛地抬头,撞上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对方穿着普通的夹克,但那眼神,我太熟悉了,只有最顶尖的技术军官才有。
那人死死盯着他,一字一顿追问:“兄弟,你这身技术,到底是在哪儿学的?”
1
“师傅,这手机还能修吗?”一个年轻女孩焦急地把摔得稀烂的苹果手机递给我,屏幕碎得像蜘蛛网,开机都开不了。
我接过手机仔细看了看,心里有数了:“能修,但要换屏幕和主板,估计得四百块。”
“四百?”女孩瞪大了眼睛,“旁边那家说要六百呢!师傅你确定能修好吗?我里面有很重要的照片。”
我点点头,“放心,保证给你修好。”
说完这话,我自己都有些心虚。三个月前刚退伍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当了九年通讯兵的我,竟然会在街边摆摊修手机。
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从部队回来后,我投了无数份简历,什么电子厂、通信公司、维修店,几乎都石沉大海。
要么嫌我学历不够,要么说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相关工作经验?我在部队九年,维修过的通讯设备比他们见过的还多,但人家不认这个。
眼看着退伍费快花光了,房租水电都成了负担,我只能硬着头皮在这条电子街摆了个小摊。一张破桌子,一套从网上买的维修工具,就是我全部的家当。
刚开始那会儿,我连苹果手机的螺丝都拧不对,经常把简单的小毛病弄成大故障。好几次客户直接骂娘,说我是骗子,差点报警。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失眠,躺在城中村那个十平米的小屋里,听着隔壁的吵架声和楼下的狗叫声,问自己这条路到底走对了没有。
但军队九年的经历告诉我,越是困难的时候越不能放弃。
我开始疯狂地学习。白天修手机,晚上看教程,只要能学到东西的地方我都不放过。
慢慢地,我发现军队里学的那些电路知识和维修技巧,其实都能用得上。
在部队的时候,我们通信团负责各种通讯装备的维护保养。
从最基础的步话机到复杂的数字通信系统,从野战电台到卫星通信设备,我都接触过。
那些设备比手机复杂多了,电路板密密麻麻的,一个小元件出问题整个系统就瘫痪。
班长老李经常说:“小张,修设备就像看病,要望闻问切。先看外观有没有明显损坏,再听有没有异常声音,然后问清楚故障现象,最后才是动手检测。”
这套方法用在修手机上,居然特别管用。
现在三个月过去了,虽然每天还是起早贪黑,收入也就刚够维持生活,但至少不用担心明天吃什么了。
周围那些修手机的师傅也开始认可我的技术,偶尔还会把一些自己搞不定的疑难杂症转给我。
“师傅,你这手艺在哪学的?”隔壁摊位的老王经常这么问我。
我总是笑笑不说话。总不能告诉他们,我这些技术是在部队里修电台学的吧?
女孩把手机留下了,说两小时后来取。我开始拆机,熟练地卸掉螺丝,分离屏幕总成。
这手机摔得确实严重,不仅屏幕碎了,主板上也有几个地方变形了。
正当我专心致志地检查主板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在我耳边响起:“师傅,修个手机也这么仔细啊?”
我抬头一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穿着简单的白衬衫,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像个文化人。
他手里拿着一部有些旧的手机。
“您好,手机有什么问题?”我放下手里的工具。
“开不了机,充电也没反应。”男子把手机递给我,“已经修过两次了,都没修好。”
我接过手机,外观保养得不错,但确实没有任何反应。按照惯例,我先仔细检查了外观,然后接上检测仪看充电情况。
“师傅,你这检测方法有点特别啊。”男子在旁边看着,眼神有些好奇。
我没多想,继续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检测。
先测电源管理芯片,再查充电电路,最后检测主板供电。
这套流程是我在部队时养成的习惯,任何电子设备出问题,都要按照这个顺序排查。
很快我就找到了问题所在:主板上的一个很小的电容坏了,导致整个供电系统异常。
这种故障很隐蔽,一般的维修师傅很容易忽略。
2
“问题找到了,换个电容就行,半小时能搞定。”我抬头对男子说。
但我发现他的眼神变了,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专注,甚至还有些震惊。
“师傅,”他突然开口,“你这技术...在哪里学的?”
这个问题让我心里一紧。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男子的眼神让我想起了部队里的技术专家,那种看到好技术时的兴奋和探究。
“就是...自学的。”我有些不自在地回答。
男子没有说话,但我能感觉到他还在仔细观察我的每一个动作。
我低头继续修手机,心里却开始忐忑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总是想起那个中年男子的眼神。
虽然他最后什么也没再问,付了钱就走了,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修手机这活儿看起来简单,其实门道很深。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被一些看似简单的故障搞得焦头烂额。
比如有的手机明明充电正常,就是开不了机;有的屏幕显示正常,但触摸不了;还有些更奇怪的,所有功能都正常,就是信号特别差。
这些问题在部队里我见得多了。
那些通讯设备比手机复杂十倍,故障现象也更诡异。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接触不良,就能让整个连队失去通讯联系。
记得有一次野外拉练,我们连的电台突然收不到师部的信号。
班长让我和另外两个战友排查故障,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如果修不好,整个作战计划就要延误。
那次我用了整整五十分钟才找到问题:一个很不起眼的接头松动了。但就是这么一个小问题,差点影响整个演习。
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排查的习惯。
现在修手机,这个习惯派上了大用场。很多同行修不好的故障,在我这里都能轻松解决。
渐渐地,我在这条电子街上也算小有名气了。
“张师傅,又有疑难杂症找你来了。”老王推着电动车过来,车上坐着一个愁眉苦脸的大姐。
“师傅,我这手机修了好几次了,都说修好了,但没用两天又坏了。”大姐从包里掏出一部手机,“你能不能帮我看看?”
我接过手机,开机测试了一下。
外观没问题,屏幕显示也正常,但仔细观察发现屏幕颜色有些偏暖,而且边缘有轻微的闪烁。
“大姐,您这手机是不是经常发热?”我问道。
“对对对!用一会儿就烫手,而且耗电特别快。”大姐连连点头。
这种症状我太熟悉了。
在部队的时候,我们的野战电台也经常出现类似问题。通常是供电模块出了故障,导致电压不稳定。
我拆开手机,仔细检查主板。果然,供电管理芯片周围有明显的烧焦痕迹。
这种损坏很轻微,普通的检测工具很难发现,但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从外观就能判断出来。
“大姐,您这个问题比较特殊。”我一边修一边解释,“供电芯片有问题,但没有完全烧坏,所以能正常使用,但会发热耗电。”
“那能修好吗?”大姐紧张地问。
“能,但需要换个芯片。这种芯片不太好找,得定制。”我说道,“不过我有渠道,两天后您再来取吧。”
大姐听了很高兴,连声道谢。
这时,旁边修手机的小李凑了过来:“张师傅,你这眼神真毒啊,这么小的损坏都能看出来?我修了五年手机,都没注意到这种细节。”
我笑了笑没说话。这些技术说起来也简单,就是经验和细心。
在部队的时候,我们修设备必须做到“零故障”,因为在战场上,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那种高标准的要求,让我养成了极度细致的习惯。修手机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晚上收摊的时候,老王过来跟我聊天。
“老张,说实话,你这技术确实不一般。”他点着烟说,“我修了十几年手机,有些东西还真不如你看得准。你以前到底干什么的?”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实话:“在电子厂干过几年。”
老王点点头,也没再追问。
回到那个狭小的出租屋里,我躺在床上想着今天的事情。虽然每天都很累,收入也不高,但至少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这些年在部队学的技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只是那个中年男子的眼神,还是让我有些不安。他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对我的技术那么感兴趣?
我翻了个身,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安分守己地修手机,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3
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那个中年男子又来了。
这次他没有拿手机,而是直接走到我的摊位前,仔细观察我修手机的过程。
“师傅,还记得我吗?上次那个华为手机。”男子主动开口。
“记得,您的手机修好了吗?”我一边拆机一边问。
“修好了,用着很不错。”他停顿了一下,“我今天来是想看看您的技术。”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心里有些奇怪:“看技术?”
“是的,我对维修技术比较感兴趣。”男子拉了个小板凳坐下,“您不介意吧?”
我点点头,继续手头的工作。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客人要看就看吧,又不收费。
这台苹果手机进水时间比较长,主板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腐蚀痕迹。
我先用专用的清洗液清洁主板,然后逐个检测关键芯片的工作状态。
“师傅,您这个检测顺序很专业啊。”男子在旁边看着,“先检测电源管理,再测充电电路,然后是音频视频模块,最后检测通信芯片。这套流程...一般人不会这么系统。”
我的手顿了一下。这个人说得太准确了,这确实是我在部队时学的标准检修流程。
“您也懂维修?”我试探性地问。
“懂一点,以前接触过一些电子设备。”男子的回答很模糊。
我继续修手机,但心里开始警惕起来。这个人绝对不简单,从他的专业用词就能听出来,他对电子技术非常了解。
“师傅,您这个检测设备挺专业的啊。”男子指着我桌上的一台仪器,“这是军标的测试设备吧?”
我的心猛地一跳。他说得没错,那台设备确实是按照军用标准设计的,我是从一个专门做军工产品的网店买的。因为用惯了高精度的检测设备,普通的万用表对我来说精度不够。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就是觉得好用。”我尽量平静地回答。
男子没有说话,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更加专注了。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我感觉自己就像被人用放大镜观察一样。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甚至连拿工具的手法,他都看得很仔细。
“师傅,您这个焊接技术真厉害。”当我用电烙铁修复一根细如头发的电路时,男子忍不住赞叹,“这种精度,一般人很难做到。”
我没有回答,专心致志地完成修复工作。但内心已经波涛汹涌。这个人的眼光太毒了,他能看出很多普通人看不出的门道。
修完这台手机,我测试了一下各项功能,都恢复正常了。
“师傅,能问个冒昧的问题吗?”男子突然开口,“您这技术,真的是自学的?”
我看着他,心里很矛盾。说实话吧,怕暴露身份;不说实话吧,又觉得对不起他的诚意。
“算是吧。”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模糊回答。
男子点点头,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师傅,我叫王建国,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您的技术让我很佩服,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深入交流一下。”
我接过名片看了一眼,上面写着:王建国,华信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王总,您客气了。我就是个修手机的,没什么好交流的。”我把名片收好。
“师傅您太谦虚了。”王建国站起身,“有些技术,不是随便能学到的。”
说完这句话,他就离开了,但这句话却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回到家里,我上网查了一下华信科技这家公司。一查不要紧,这家公司居然是做军工产品的,主要业务是通信设备研发和生产,而且还承接了不少军队的订单。
我的心情一下子复杂起来。难道王建国已经看出了什么?他今天来,到底是偶然还是有目的?
第二天,我正常开摊做生意。但从那以后,王建国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来一次。有时候拿个手机来修,有时候就是坐在旁边看我工作。
“老张,那个戴眼镜的老是来干什么?”老王有些好奇,“他不会是看上你了吧?”
我白了他一眼:“别瞎说,人家就是对技术感兴趣。”
“对技术感兴趣?”老王撇撇嘴,“修手机有什么技术好感兴趣的?我看他来者不善。”
老王的话让我更加不安。确实,一个大公司的技术总监,为什么要对街边修手机的技术这么感兴趣?
4
一个月后的一个傍晚,王建国又来了。这次他拿来的是一部很特殊的手机,我一看就愣住了。
这是一部加固型的通信终端,外观看起来像手机,但内部结构比普通手机复杂得多。
这种设备我在部队里见过,是专门用于特殊环境下的通信保障。
“王总,这个...”我有些犹豫。
“师傅,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有点小问题想请您帮忙看看。”王建国的眼神很认真,“如果您觉得为难,就算了。”
我接过设备,仔细观察了一下。外观没有明显损坏,但开机后发现信号强度异常,而且数据传输功能不稳定。
这种故障我太熟悉了。在部队的时候,我们的通信设备经常会出现类似问题,通常是射频电路出了故障。
我开始按照标准流程检测:先测天线阻抗,再查射频放大器,然后检测基带处理芯片...
“师傅,停一下。”王建国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激动。他站起身来,眼睛紧紧盯着我,“您这个检测流程...您这技术到底是在哪里学的?”
我抬起头,看到王建国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和疑惑。
他的眼睛瞪得很大,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您刚才的操作手法,您使用的检测顺序,还有您对这种设备的熟悉程度...”王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这些技术手法,不是民用维修能学到的。这更像是...”
他说到这里停住了,但我知道他想说什么。
整条电子街突然安静了下来,仿佛连风都停止了。
我的心跳得很快,手心开始出汗。这一刻终于来了,我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夕阳西下,电子街的霓虹灯刚刚亮起。我坐在那个破旧的小板凳上,手里还拿着那台特殊的通信设备,感觉时间仿佛凝固了。
王建国站在我面前,眼神中满是震惊和期待,等待着我的回答。
我知道,这个秘密再也藏不住了。
“王总,您想知道什么?”我放下手里的设备,抬头看着他。
王建国深深吸了一口气,在我对面坐下:“师傅,恕我直言,您刚才的技术手法,绝对不是修手机学来的。您对这种军用通信设备的熟悉程度,您的检测流程,还有您使用的专业术语...这些都表明您有很深的军工背景。”
我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您说得对,我确实不是普通的修手机师傅。”
“那您的真实身份是?”王建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我叫张伟,退伍军人。在通信团服役九年,专业是通信设备维修保障。”我如实说道。
王建国一拍大腿:“我就说嘛!我在这行干了二十年,什么样的技术人员没见过?但您的水平...绝对是我见过的最高的之一。”
“王总,您过奖了。我就是个普通的通信兵。”我有些不好意思。
“普通?”王建国摇摇头,“张师傅,您知道刚才您表现出的技术水平意味着什么吗?”
我摇摇头。
“意味着您至少具备高级通信技师的水平,甚至可能达到专家级别。”王建国越说越兴奋,“您知道我们公司现在最缺什么吗?就是您这样的人才!”
这话让我有些意外:“我这样的?”
“对!有实战经验的通信技术专家。”王建国拉近椅子,“张师傅,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您,像您这样的技术人才,在我们行业里是凤毛麟角。”
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我只是个修手机的...”
“修手机?”王建国笑了,“张师傅,您把一台军用加固终端的射频故障在十分钟内定位并修复,这叫修手机?我们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都做不到!”
这时,老王从旁边凑过来:“老张,这位先生说的是真的?你真的这么厉害?”
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在部队的时候,修这种设备对我来说确实是家常便饭,但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厉害。
“张师傅,我能问问您在部队时的具体工作吗?”王建国问道。
我想了想,反正都说开了,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我在通信团负责各种通信装备的维护保养。从基础的步话机到卫星通信系统,从野战电台到数字化指挥平台,基本上都接触过。”
5
王建国听得眼睛发亮:“卫星通信系统?数字化指挥平台?那您对现代军用通信体系应该很了解吧?”
“算是了解一些。”我点点头。
“太好了!”王建国兴奋地站起来,“张师傅,我们公司正好有几个项目需要您这样的专业人士。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公司发展?”
这个提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去您的公司?”
“对!以您的技术水平,来我们公司做高级工程师绝对没问题。薪资待遇绝对让您满意。”王建国说道。
“可是...我没有学历,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我有些担心。
“学历?工作经验?”王建国摆摆手,“张师傅,技术就是最好的学历!您九年的军队经历就是最宝贵的工作经验!”
老王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老张,你真的要发达了?”
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王总,您确定我能胜任?”
“绝对能!”王建国拍拍我的肩膀,“我从事这行二十年了,什么样的人才没见过?但像您这样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战经验的,真的不多见。”
“那...薪资待遇是多少?”我小心翼翼地问。
“基本工资一万五,加上项目奖金,年薪应该在二十五万以上。”王建国说道。
我倒吸了一口冷气。二十五万?我现在修手机一年都赚不到五万块!
“还有,”王建国继续说,“公司给技术骨干都有股权激励,表现好的话还有机会升职。”
这个消息让我彻底震惊了。从一个街边修手机的,摇身一变成为年薪二十多万的高级工程师?这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张师傅,您考虑一下吧。”王建国掏出手机,“明天我安排您到公司看看,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我点点头,心情复杂。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了,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对了,张师傅,”王建国突然想起什么,“您当兵的时候,接触过北斗通信系统吗?”
“接触过,我们团装备过几套北斗终端。”我回答道。
“太好了!我们公司现在正在做北斗相关的项目,非常需要有实际使用经验的专家。”王建国越来越兴奋。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电子街上的人也少了很多。
“张师傅,您先好好考虑一下。”王建国站起身,“这是我的名片,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他走了几步又回过头:“张师傅,说实话,遇到您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公司的幸运。希望您能认真考虑我的提议。”
看着王建国离去的背影,我坐在那里发呆。一整天的经历就像一场梦,让我有些不敢相信。
“老张,这下真的要发财了啊!”老王拍拍我的肩膀,“年薪二十多万,这比我修十年手机都赚得多!”
我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这个机会虽然诱人,但我能适应正规公司的环境吗?我这样的人,真的能胜任高级工程师的职位吗?
收摊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件事。九年的军队生涯让我学到了很多技术,但也让我习惯了按部就班的生活。现在要面对全新的挑战,说不紧张是假的。
但是,这也许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就再也没有第二次了。
整整一夜我都没睡好,脑子里翻来覆去想着王建国的提议。年薪二十五万,这个数字对现在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第二天一早,王建国就打电话过来了。
“张师傅,昨晚考虑得怎么样?”他的声音听起来很期待。
“还在考虑中。”我如实回答。
“这样吧,今天上午您有时间吗?我带您到公司看看,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做决定。”王建国提议道。
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反正看看也不会少什么。
6
华信科技的办公楼位于高新区,是一栋二十多层的现代化建筑。我跟着王建国走进大厅的时候,心里很紧张。
这种高档的办公环境我从来没有接触过。
“张师傅,我们先到技术部看看。”王建国引着我进了电梯。
技术部在十五楼,一走出电梯,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偌大的办公区里,几十个工程师正在埋头工作。
每个人的桌上都放着各种高精度的测试设备,墙上挂着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和技术图纸。
“这里是我们的研发中心。”王建国介绍道,“主要负责通信设备的设计和测试。”
我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的设备比我在部队时用的还要先进。很多测试仪器我都认识,但精度和功能都更强。
“王总,这就是您说的那位专家?”一个四十多岁的工程师走过来。
“对,张师傅,这位是我们的技术经理李工。”王建国介绍道,“李工,这位就是我跟您提到的张师傅。”
李工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眼中有些疑惑:“看起来很年轻啊,真的有您说的那么厉害?”
王建国笑了笑:“李工,您别看张师傅年轻,技术水平绝对一流。要不您出个题目考考?”
李工想了想,从桌上拿起一个设备:“这是我们正在测试的一个通信模块,昨天开始出现异常,信号强度不稳定。我们查了一天都没找到原因。”
我接过设备看了看,是一个数字通信模块,外观很精致。我先简单测试了一下基本功能,发现确实有问题:信号强度时强时弱,而且频率响应不正常。
“能借用一下您的测试设备吗?”我问李工。
“当然可以。”李工指着桌上的仪器。
我开始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检测。先测电源部分,没问题;再测射频前端,也正常;最后测基带处理部分,发现了异常。
“问题应该在这里。”我指着一个很小的芯片,“这个时钟管理芯片的输出有抖动,导致整个系统工作不稳定。”
李工用示波器测试了一下,脸色立刻变了:“真的有问题!这么细微的故障您都能发现?”
“经验而已。”我谦虚地说。
“经验?”李工摇摇头,“我干了十五年通信,这种故障我都没想到。”
王建国在旁边笑得很开心:“李工,我没说错吧?张师傅的技术水平绝对顶尖。”
接下来,李工又拿了几个有问题的设备让我看。这些故障对我来说都不算难,基本上都能快速定位并解决。
李工看着我的操作,眼中的疑惑渐渐变成了佩服。
“张师傅,您这技术真的很厉害。”李工由衷地说道,“不介意我问问您的专业背景吧?”
“我是退伍军人,在部队负责通信设备维修。”我简单介绍了一下。
“怪不得!”李工恍然大悟,“军队出来的技术人员就是不一样,实战经验丰富。”
参观完技术部,王建国又带我看了其他部门。整个公司给我的感觉就是专业、先进、有活力。这里的工作环境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
“张师傅,感觉怎么样?”在总经理办公室里,王建国问我。
“很不错,比我想象的要好。”我如实回答。
“那您考虑加入我们吗?”
我犹豫了一下:“王总,说实话,我很想来,但我担心自己适应不了这里的工作环境。”
“为什么这么说?”
“我只有高中学历,而且从来没在正规公司工作过。您这里的员工都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我怕...”
王建国打断了我:“张师傅,您想多了。技术这个东西,不是看学历的,是看实际能力。今天您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一切。”
“可是我对公司的管理制度什么的都不了解。”
“这些都是可以学的。”王建国说道,“最难得的是您的技术基础和实战经验,这些是别人学不来的。”
我还是有些犹豫。
“这样吧,”王建国想了想,“您可以先来试用一个月。如果觉得不适应,随时可以走,我们绝不强留。如果觉得还不错,我们再正式签合同。”
这个提议让我心动了:“试用一个月?”
“对,试用期工资按正式员工的80%发放。”王建国说道,“这样您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我想了想,最终点头同意了:“好,我愿意试试。”
“太好了!”王建国兴奋地站起来,“欢迎加入华信科技!”
7
一周后,我正式到华信科技上班。第一天走进公司的时候,心里还是很紧张。
但很快我就发现,这里的同事都很友善,工作氛围也很不错。
最让我高兴的是,我被分配到了一个北斗通信项目组。
这个项目正是我在部队时接触过的领域,我的经验正好派上用场。
“张师傅,这个项目我们已经做了三个月了,但总是不能达到军方的技术要求。”项目经理小刘向我介绍情况,“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看了看技术资料,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这个频率设计有问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容易受干扰。我们在部队使用时就遇到过类似问题。”
“那怎么解决?”
“改变频率规划,增加抗干扰算法。”我把自己在部队时的经验分享给团队。
经过一个星期的改进,新的方案通过了军方的测试。整个项目组都很兴奋,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在正规公司工作的成就感。
试用期结束的时候,王建国找我谈话。
“张师傅,一个月下来感觉怎么样?”
“很好,比我想象的要适应。”我发自内心地说。
“那您愿意正式加入我们吗?”
“当然愿意!”
签署正式合同的那一刻,我想起了那个在电子街摆摊的自己。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