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自动扣费”,元保科技上半年业绩双增背后……

190 2025-10-25 16:54

来源:险企高参

最近两年,保险科技公司上市热情不减。元保科技、手回集团、有家保险、致保科技在内的6家公司已经成功上市。截至2025年10月,还有4家公司正在上市进程中。

从2020年3月成立,到2025年4月上市,用时5年,元保科技已顺利登录资本市场。单从盈利表现上看,元保科技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盈利”,且今年上半年依旧实现营收、净利的双双正增长。在如今大多保险科技公司普遍亏损的背景下,显得独树一帜。

细究其里,元保虽以“科技”命名,本质仍是保险中介,盈利核心依赖于保费规模与续保率。半年报显示,元保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总收入比例约53.69%。同时,“自动扣费”“诱导投保”等用户反馈也逐渐显现……

营收净利双增,已连续13个季度盈利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保险科技行业曾被看作极具潜力的金融赛道,不过技术竞争、客户资源争夺、前期投入大等多重因素都让实现盈利难上加难。而元保科技似乎已经摸索出一条成熟的盈利路径。

日前,元保科技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该司营收和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0.400亿元人民币(2.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4%。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5998万元人民币(837万美元),同比增长82.5%。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率为29.4%,同比上升约8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收入构成中,投资收益大增24倍至1692.7万元人民币(240万美元)。

得益于收入增长,利润增加、完成IPO募资等原因,二季度末元保总资产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总资产较年初增长40.48%至39.05亿元,其中短期投资资产增长近4倍至16.34亿元。同时,元保总股东权益(赤字)/权益由负转正达26.08亿元。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型在线保险分销商,科技创新是其一大增长动力源泉。上半年,元保科技研发费用投入达1.58亿元,同比增长75.77%。同时期,元保通过LLM功能取得“YB 代理”“检索增强生成(RAG)改进”“多模态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该司管理层透露,截至6月底,元保已开发出4800多个能够分析超过5300个标签的模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0个模型和1000个标签。得益于科技运用,2025年第二季度,元保新保单数量增长至790万份,满足消费者方面持续成功。

总体看,元保经营情况延续一季度向好态势,不过,资本市场的表现却并非一路向上。6月5日一季报发布后,元保股价持续上涨,最高到31美元,较发行价15美元翻倍;到了二季度财报发布后,股价开始下跌,10月2日触底到18.1美元,较31美元的高点跌去41.61%;截至2025年10月16日,元保股价为22.26美元。

“自动扣费”“诱导投保”

用户体验反馈如何应对?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保险科技公司虽然更强调“科技”的加持,但大多同类型公司本质上更像是保险中介的数字化形态,其核心仍然是通过销售保险产品获取佣金收入,盈利模式依然依赖于保费规模与续保率。

不可否定的是,科技手段可以有效提升销售效率,优化用户体验,但叠加线上渠道的趋同性注定了这还是一场以销售和营销为主导的竞争。

连续13个季度盈利的元保,同样逃不出这一“定律”,销售和营销费用(Selling and marketing expenses)长期占据元保开支大头。招股书及半年报显示,该司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71.5%下降到2024年的54.5%,到了2025年上半年,销售和营销费用的占比达53.69%。今年上半年元保总运营成本和费用达14.53亿元,同比增长19.65%,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达10.95亿元,同比增长14.52%。

随着过热营销,一些宣传误导也浮出水面。日前,元保因自动扣费与销售误导引发关注。玉溪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今年3月,玉溪用户张某在上网时不经意间点击了一个链接,被元保保险经纪在他不知情、不需要用密码支付的情况下,6天内从他的银行卡上自动扣费6次,累计600余元。随后在监管部门人员的帮助下成功退保,收到了4笔合计491.8元的退款。

无独有偶,2024年11月,据甘肃省消费者协会披露的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蒋先生发现银行卡被元保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及关联企业首信保险代理(广东)有限公司通过支付宝平台莫名扣除348.7元和316.4元,而蒋先生并未授权相关扣款操作。经甘肃省消协介入及12378银行保险维权热线协调,涉事企业最终退还扣款。此外,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元保曾因“自动扣费”“诱导投保”等问题被多次投诉。

保险科技上市加速,4家在路上

2024-2025年,中国保险科技公司掀起境外上市热潮,主要选择美国纳斯达克和中国香港联交所作为上市地点,截至2025年10月,有4家公司正在上市进程中。

2025年10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QingSong Health Corporation(轻松健康集团)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确认该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已获正式受理。根据备案信息,轻松健康集团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发行不超过36496400股普通股。

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值得注意的是,暖哇科技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获得众安在线、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的投资,摩根大通和汇丰担任其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暖哇科技在2022年至2024年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65.5%,并于2023年实现盈利,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四轮融资后,暖哇科技递表港交所!上半年营收超4亿,累计亏损7亿;“健康险+风控+AI”会是好生意吗?丨保险科技公司观察

白鸽在线于2025年2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民银资本及中银国际。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场景险数字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前九个月收入约6.3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8.97%,净亏损约为1557.6万人民币,亏损同比略微扩大5.82%。

i云保于2024年7月5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计划发行不超过4389.2万股普通股赴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

2024年以来有多家保险科技公司成功上市:

有家保险于2024年3月30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每股5美元,募资1000万美元。

致保科技于2024年4月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但其股价从发行时的4美元/股跌至1.048美元/股,市值缩水明显。

众淼创科于2024年8月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保险中介登陆港交所第一股。

益盛鑫科技于2024年12月2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每股4美元发售125万股,募资500万美元。

手回集团于2024年1月、7月两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未果后,于2025年3月第三次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及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5月30日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交易。然而,截至2025年10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报4.03港元/股,较发行价8.08港元/股下跌约一半。

以及元保科技2025年4月30日上市。

更早以前成功上市的保险科技、保险中介公司有:

2023年9月,车车科技通过SPAC在纳斯达克上市。2021年,慧择保险经纪、天睿祥保险经纪、水滴公司先后在美股上市。2007年,泛华控股集团登陆纳斯达克主板。

来源:险企高参

下一篇:傅作义三万兵力如何死守乌加河?揭秘五原战役的关键阻击战
上一篇:秀洲纺织“新意盎然”打响区域品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