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再购大豆,美国又反转,美贸易代表公告全球,持续调查中国

91 2025-11-23 14:41

中美经贸谈判还在热络之中,双方的握手也没啥凉意,但突然传来个意外消息,直接打破了市场那点点乐观情绪。美国贸易代表办事处突然宣布,即使双方就关税调整和农产品采购等问题达成了协商共识,关于中国的301调查仍会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实施。

一刚达成协议就翻脸的操作,确实让不少关心经贸动向的人搞不懂到底怎么回事,这背后,特朗普政府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呢?今天,我们就跟着这个事的发展,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给理清楚。

之前,中美两边经过多番商量,最后确定了一套合作方案。

美方先行示好,把与芬太尼有关的对华进口关税降到10%,同时对之前加征的24%关税暂时搁置一年。这一变动让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总税率回到一个合理水平。

原本以为关税缓和能给两边的贸易关系带点缓解,没想到美方还同步停了那个争议挺大的“50%规则”。

这个规则原本说的是,只要中国企业控股超过一半的子公司在“实体清单”里的,就会一起被列入限制名单。现在暂停执行,确实让中国的科技公司轻松了不少。

作为平等的回应,中方也采取了一些扎实的措施,中国商务部明确说明,这个作物季节会从美国采购1200万吨大豆,接下来三年内,每年还会保持在2500万吨的采购量。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采访里说得挺直率的:以前美国豆农遇到的销售难题,估计到头了。同时,中方对10月9日公布的稀土出口管控措施也宣布暂停一年,相关的细节还在紧锣密鼓地完善当中。

看得出来,双方的相互让步确实给这场持续紧张的中美关税战按了“暂停键”,市场反应也挺积极的,表现为美股和A股都在同步上涨,上证指数一度冲破了4000点大关,创出了多年来的新高纪录。

原本大家以为中美经贸关系会逐渐走向稳定,没想到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一番话却打破了这个幻想,他明确表示301调查还会继续搞下去,这一下子把两国合作的未来又推到了一些阴云密布的状态。

这项调查是在10月24日启动的,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规定展开,主要目的就是检查中国到底有没有全面落实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各项内容。

按照美方的规矩,一旦调查确认有“不公平贸易行为”,接下来加关税的事,说不定随时就会拉出来。原本以为这事能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的转折点,但后来才发现,这波操作更像是美方给自己预留的后路。

为什么特朗普政府偏偏在这个时候突然插一脚呢?其实很容易理清这背后的逻辑。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观念,谈判的时候并不存在绝对平衡,只有利益的赚和亏。

只要没有拿到比预期更划算的条件,就等于自家的利益受损,这种扭曲的谈判心态,左右了特朗普在中美贸易对话中的一系列决定。

显而易见,美国方面打算用保留301调查这招牌,继续施加压力,争取更多实打实的好处,也算是向国内选民和利益集团交待个交代。

更深层的原因就在于对中方是否履行承诺存有疑虑。美国的大豆出口对本国农业经济来说至关重要,中方的大规模采购原本是缓解美国农业困境的重要手段,可特朗普政府却一直不太相信,心里总有个疙瘩。

搞不明白的是,既然签了书面协议,为什么还要用查堵啥的方式来制造压力?估计最清楚的还是那些盼望着稳定贸易的美国豆农,他们的日子得靠这份协议持平稳,政策这么变来变去,只会让他们更加搞不懂,心里更没底。

这事儿可算不得明智,搞出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不光让美国的国际声誉打了折扣,还对全世界的经贸秩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这么看,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不稳定,源头始终还是美国那边。说到底,国际经贸往来讲究契约精神,既然双方达成了共识,就得共同遵守,彼此信赖才行。

特朗普政府采取这种“协议签了还留着后路”的办法,实际上就是霸权心态在贸易上的一种表现呀。

再说了,中方一贯坚持守信原则,无论是过去的各类贸易协议都严格履行过,美方的担心也纯属多余。这次事件又一次揭示了特朗普政府贸易策略的短视和只图眼前利益。

中美两个经济大国的合作关系可说是牵动全局,不仅影响两国自身的利益,还直接关系到世界经济的恢复步伐。若美国一直坚持“单边施压、反复无常”的做法来应对经贸问题,结果只会让自己吃亏,得不偿失罢了。

只有放下霸道的想法,用平等互尊的方式来进行合作,才能让中美经贸双方都得益,这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的事儿。

下一篇:和印度客户打交道要长800个心眼子,外贸人一定要知道这些!
上一篇:暗区突围玩家福利!三款金属手刺模型究竟有何魅力,能让无数玩家为之疯狂收藏,背后秘密等你一探究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