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逼角落,一不做二不休供出美国,特朗普这回丢脸丢尽了

75 2025-08-11 00:47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日前的一次讲话,引起了广泛关注,印度方面强硬表示,美国一边自己偷偷买俄罗斯油,一边逼他们禁止进口,这就是活脱脱的双标。

印度这是被美国逼急了,直接掀了桌?要知道,特朗普政府向来以“制裁大王”自居,这次为啥被印度“反将一军”?其实这中间的渊源,还得从俄乌冲突后,美国对俄能源制裁说起。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到了印度头上

2023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刚满一年,美国联合G7推出“俄油价格上限”,要求各国买俄油不得超过每桶60美元,否则就制裁。

但印度没当回事,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每桶才40美元,比沙特油便宜一半,买俄油能省20%成本,一年能省上百亿美元。

印度照买不误,2023年日均进口俄油215万桶,占其原油进口总量的35%,2024年上半年,就算国际油价涨到80美元,印度还是咬牙买,国内通胀都8%了,省点钱救经济要紧。

但远在大洋彼岸的特朗普急了,2024年7月,他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印度加征“额外关税”,原本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是25%,也是全球最高之一,现在再加10%,变成35%。

随后,特朗普又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印度要么停止买俄油,要么为破坏制裁买单。

印度掀桌:你美国自己都在“作弊”!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印度没认怂,莫迪政府反手甩出多个“证据”,直接把美国架在火上烤,首先就是美国自己偷买俄油。

印度外交部拿出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表示2023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了1000万桶成品油,比印度全年进口的俄油还多,这些油打着“土耳其转口”的旗号,先运到土耳其炼油厂,再贴上“地中海混合油”的标签,堂而皇之进入美国。

欧洲也在“暗度陈仓”,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巴格奇指着欧盟统计局的报告,直言2024年上半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产品总额达675亿欧元,其中成品油占40%,德国、意大利的炼油厂都在偷偷加工俄油,再卖回欧洲。

而咱们中国根本没被制裁,印度贸易部长直接点名,表示中国2023年买了2500万吨俄油,美国一句话没说,他们买2亿吨,就被加税,这不是公平,是针对。

这三张牌一甩,美国也自知理亏当场哑火,白宫发言人只能打圆场,说一些“各国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决定”这些车轱辘话,但明眼人都懂,美国自己都没遵守制裁,哪有资格要求别人?

印度为啥敢硬刚?实在是被“卡脖子”了

印度敢和美国翻脸,不是“头脑发热”,是被现实逼到了墙角,他们的能源命脉被攥在俄罗斯手里。

印度70%的原油依赖进口,其中俄油占35%,要是突然断供,印度炼油厂得停工,加油站排长队,通胀率能飙到15%,莫迪心里也门儿清,禁运俄油?那就得先准备好应对1000万人失业问题。

再加上是如今的美印关系本就是“各取所需”,印度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投资,比如半导体、军工,美国需要印度的市场和地缘影响力。

特朗普政府虽然施压,但不敢真和印度撕破脸,因为2024年,美国刚和印度签了《关键矿物合作协议》,想拉印度进“矿产联盟”,印度也在犹豫要不要买美国的“哨兵”无人机。

此外还有国际舆论的“双标”共识, 全球60多个国家都买了俄油,其中30个是G20成员,要是真按美国说的“全面禁运”,全球经济得崩盘,可美国自己都不遵守,凭啥要求别人?

特朗普丢脸背后:美国“规则霸权”的裂缝

这场风波,表面是美印互怼,实则暴露了美国“规则霸权”的脆弱性,过去几十年,美国总把自己包装成“国际规则的维护者”,今天制裁这个,明天惩罚那个。

可这次印度掀桌,直接撕开了美国的“遮羞布”,原来所谓的“规则”,不过是美国用来收拾对手的工具,原来“公平”与否,只看美国心情。

更讽刺的是,美国嘴上喊着“制裁俄罗斯”,却又偷偷买着俄国的油,逼着印度“选边站”,又和咱其他国家做着大生意,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派,早就让国际社会看明白了。

印度能撑多久?硬刚背后的隐忧

印度虽然这次占了上风,但日子并不好过,美国没打算轻易松口,特朗普政府暗示:“如果印度继续买俄油,不排除追加制裁。”

同样美国也可能限制印度获得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比如芯片、航空发动机云云,或者减少对印度的军事援助。

再者俄罗斯也没“投桃报李”,印度买俄油要求打折,俄罗斯却趁机涨价,2024年,俄油对印售价从每桶40美元涨到55美元,印度炼油厂的利润被压缩了近一半。

更要命的是,印度的“盟友”们态度也很暧昧,日本、韩国嘴上支持美国,私下也在买俄油,沙特、阿联酋这些中东国家,趁机抬高油价,赚得盆满钵满,印度成了“孤勇者”,既得罪了美国,又没从俄罗斯得到实惠。

不过这场风波,也给世界提了个醒,印度被逼墙角供出美国,特朗普丢脸丢到姥姥家,本质上是美国“规则霸权”的一次“翻车现场”,它又一次向世人印证了,所谓的“国际规则”,不过是强国手中的“工具”罢了。

小国想在大国博弈中生存,不能只靠“选边站”,得有自己的“底牌”,当“双标”成为常态,反抗就成了必然。

印度这次硬刚,能逼美国让步吗?还是说,这只是两国博弈的“前菜”?我们一同见证。

下一篇:徐杰经纪公司发声:传闻纯属造谣诽谤!爆料人硬刚:很快就回应!
上一篇:美方一点余地不留?8月7日,美印关系传来新消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