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停缴成潮流,医保为何成了“最后的底线”?三大现实让人无奈
98
2025-08-18
以下文章来源于人文经济学堂 ,作者邓新华
最近看到一个短视频,才知道固始县曾经有过一位独特的贪官县委书记,叫郭永昌,2010年落马。落马的原因是,他调走时,跟秘书交代,收了哪些人的钱要退回,但帮人办了事的,钱就不退回了。关键是,他交代秘书时,竟然没注意到耳麦没关,所以这些对话全都被录下来了。
郭永昌真是县委书记中的另类。他还允许一个纪录片拍摄者跟拍他。在纪录片里,他说话非常直白、大胆。比如他说,省里随便一个副处长下来,他作为县委书记就得照顾好,如果照顾不好就可能有麻烦。他说,有的官员到一个地方当官,不干事,就想当个太平官,他不愿意这样,他要留下政绩。
除了日常工作,郭永昌大多数时间放在招商引资上。他说:“只要我们能够答应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全部给予兑现。”他经常跟企业家喝酒。画外音说:“你看他那东倒西歪的模样,其实是向客商释放最大暗语。”
镜头里,喝多了的郭永昌,搂着企业家的肩,推心置腹般地说:“江总,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件事没兑现吧?”
他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司机感慨地说:“他每天都这样。我发现他其实也不容易吧。”
这样的镜头,在禁酒令之后,已经不可能出现了。
郭永昌虽然落马了,但是固始许多老百姓都怀念他。甚至有人说:“他是建国以后固始县有史以来最好的县委书记。”
固始县有150多万人口,但骂他的人很少,可见在郭永昌任期内,固始应该是发展得不错的。
在评论区,外地人也赞叹他“净说大实话”。
“在县委书记中,他已经是清官了。”
“他不是一个清官,但是却是一个务实能干事能出成绩的好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个好官的标准不是陪着老百姓一起吃糠咽菜,而是让原本吃糠咽菜的老百姓吃上四菜一汤,即便这个官吃的更好一些也无妨。宁要一个做事的贪官,不要一个怕事的庸官,更不要那些只会感动自己的清流。”
“多些这样的干部,才是老百姓的福气!”
……
郭永昌被判7年,由于两次获得减刑,2014年已经出狱。不知道当他看到这些评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其实我觉得,可能每个县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被“怀念”的贪官。我回老家,我们县的普通人也有他们“怀念”的贪官。
真的是这些“贪官”格外能干吗?
当然不是的。
其实你要细看的话,那些被“怀念”的贪官,任期基本上是在相同的时间段。可见,他们也都是环境的产物。在那个时间段,全国都在努力发展经济,各地招商引资火热,老百姓搞钱容易。
所以,与其说老百姓在“怀念”贪官,不如说他们在怀念那段经济红火、搞钱容易的岁月。
老百姓一边要求反腐,一边要求发展经济,这两者矛盾吗?
当然是不矛盾的。
如果把更多的事交给市场,腐败就会大幅度减少,而经济也将比以前更加腾飞,老百姓搞钱将更加容易。
相反,如果管得太多,地方官员就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形式主义上,也没有动力为企业承担一定风险,经济肯定不好发展。
有一点让我很感慨。纪录片里,郭永昌和企业家勾肩搭背、推杯换盏的镜头,这要是放在几年前,评论区肯定是痛骂他“和资本勾结”,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郭永昌表示理解。
这说明,经历了漫长的经济下行期之后,现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清楚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经济发展、搞钱容易、生活有希望。
希望中国经济能够再度发挥市场的作用,重回经济上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