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涵洞限高架
148
2025-08-18
8月15日深夜,美国商务部悄悄更新了《联邦公报》:从8月18日起,407种钢铁和铝的衍生产品将被追加50%关税。 汽车轮毂、易拉罐、钢结构梁,这些看似普通的商品,只要含一丁点进口钢铝,整件货品就可能被“连坐”征税。
比如一辆加拿大进口汽车,若用了价值仅占5%的铝合金轮毂,整车就得为这组轮毂多付50%关税。
新清单覆盖了从发动机支架到狗粮罐头的407类商品。 建筑用的钢梁、冰箱金属外壳、甚至厨房平底锅,只要含进口钢铝材料,统统被纳入靶心。
美国商务部明确要求:即便非钢铝部分,也需按“特定国家税率”缴税。 这意味着墨西哥制造的洗衣机、越南组装的自行车,都可能因一颗螺丝钉触发高额关税。
瑞士黄金贸易商最先尝到苦头。 今年前半年,瑞士对美黄金出口暴跌至近零,精炼厂收到的退货,竟是三个月前自己运往纽约的同批金条。 这些金条在瑞士重新熔铸后,又运往伦敦市场。贸易链条被关税拧成死结。
加拿大工业部长怒斥新规“撕毁北美自贸协定”。 2024年,加拿大87%的钢铁产量销往美国,12万工人饭碗悬在空中。 欧盟则威胁对波本威士忌和哈雷摩托加税,德国钢企每年恐损失4.2亿欧元利润。
美国本土的代价赤裸。 福特汽车算了一笔账:每辆F-150皮卡因钢铝成本暴涨760美元,相当于吞掉全年利润的12%。
罐头厂老板们看着镀锡钢板报价单发愁,每罐食品成本跳涨0.12美元,低收入家庭食品支出预计增加15%。
特朗普声称关税“保护3.2万钢铁岗位”,但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前主任萨默斯翻出旧账:2018年25%关税创造1000个钢铁岗,却让下游制造业丢掉7.5万个岗位。 这次税率翻倍,失业规模可能扩大五倍。
产业链荒诞循环:美国一边对加拿大铝锭加税,一边又进口这些铝锭加工成材。 成品出口后,再以衍生品形式买回美国,关税墙成了“旋转门”。
韩国浦项制铁连夜商讨对策,13.1%的钢铁出口份额命悬一线。 印度铝制品在美彻底失去价格优势,工厂开始向东南亚搬迁。
中国商品虽未直接上榜,但“原产地规则”封杀了转口贸易通道。 沃尔玛要求中国供应商承担66%关税成本,东莞玩具厂老板把流水线迁往柬埔寨:“关税比运费还贵,这生意怎么做?”
芝加哥超市里,家庭主妇玛丽拿起一罐番茄酱又放下:“上周还是2.99美元,现在标价3.27。 ”货架标签像被施了魔法,每天刷新数字。 建筑商肯尼的账本更难看:钢结构报价三周涨了18%,他不得不推掉两个车库订单。
经济学家警告,这场通胀海啸才刚起浪。 当汽车涨价8%、家电贵6%、食品贵15%时,蓝领的工资单永远追不上价签。
底特律汽车流水线上,机械臂正组装用墨西哥螺丝钉的引擎;瑞士精炼厂里,工人熔铸着从纽约退回的黄金;首尔会议室中,钢铁高管们争论是否关闭宾夕法尼亚州的合资厂。 当特朗普挥动关税大棒时,全球产业链像被重锤的蛛网,震荡传递到每个角落,却无人能挣脱。
争议未止: 美国钢铁协会数据显示,关税实施后国内产量仅增3%,进口依赖度仍高达25.9%。 当“保护产业”变成“制造垄断”,谁在真正买单?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