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刘强东!回乡发钱,投资就业,宿迁父老乡亲:这才是真成功

125 2025-10-08 10:03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是《项羽本纪》的经典语句,字面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取得了财富和地位,却不回到家乡展示,就如同穿着华美的衣服在夜间行走,无人得见。”

西楚霸王的老乡刘强东,在用另一种形式践行着这句话。

2015年春节,刘强东带着新婚妻子章泽天回宿迁老家过年,直接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了红包——每人一万,整整650个老人,一个不落。

我把这新闻说给我家老父亲听,他抿了一口白酒,喃喃说:“这娃真好啊,没忘本。”

寒门飞出金凤凰,他是全村的希望

刘强东,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来龙镇光明村,真正贫苦农村里走出来的娃。

那个年代的苏北农村,吃饱饭都不容易,一年吃不上两回肉,白面馒头得等到过年。

但他争气,读书拼命,92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那是真真正正的“寒门贵子”。

我父亲种了一辈子地,常把一句话挂嘴边:“几辈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指望你们读书出人头地。”

这句话,不光他说,整个苏北、皖北、鲁南、豫东,无数个老父亲,重复了一辈子。

刘强东后来没走仕途,没当县长,但他办企业,养活员工数十万,也堪比一个小县城的人口。

他把京东客服中心放在宿迁,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四五千,还能天天回家吃饭——这种踏实,让老一辈人特别安心。

富贵不忘本,刘强东践行了十几年。

十年间,刘强东给村里老人发过五次万元红包,近两年还给全村备年货。

但老乡们最认的,不是钱,是他回村以后那个自在劲儿:

见长辈主动递烟点烟,搬个小板凳就能和邻居唠半天,没有半点老板架子。

很多农村娃走出去,读了书、进了城,慢慢就和老家生分了。

我亲哥在省城安家,每次回老家,我爸总悄悄观察:他口音变没变?还吃不吃得惯家里的馍?见邻居主不主动打招呼?

刘强东之所以被老家这么多人念好,是因为他出去这么多年,见惯大世面,成了亿万富豪,可以回到村里,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宿迁娃。 这种品质,在当下简直稀缺。

老家人最看重什么?

我父亲那辈人,识字不多,但道理懂得最透:

读书改变命运,成功不忘本,富贵不断根。

谁家孩子要是出息了就摆谱、回乡装腔作势,是真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现在村里学校老师都拿刘强东做榜样:

“好好读书,像刘强东一样走出去!有能力了,别忘了回报家乡。”

——今年春节,他还给小学老师每人发了10万红包。

记得我哥有次穿西装开轿车回村,被我爹拉到一边说:

“外面是外面,回家要有回家的样。见长辈要下车敬烟,你看人家刘强东……”

那一刻我彻底明白,在老父亲心里:生子当如刘强东。

成功不是你赚多少钱、当多大官,而是你走出多远,都记得自己从哪里来。

也难怪现在一有东哥回宿迁的新闻,评论区就爆了:

“好想穿越回92年,东哥那500块钱和76个鸡蛋我全包了!”

谁不想有这样一个同村大佬啊!

生子当如刘强东,每一个中原地区农村老父亲的心声。

下一篇:西贝与罗永浩争执激烈:预制菜是否属于敷衍?国家有何观点
上一篇:上海网红面包店扔面包引发热议浪费还是无奈你站在哪一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