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3亿美元宴会厅改造引热议,优先事项为何偏离美国民生?
特朗普总统的优先事项,又一次引发大众的舆论狂潮。这一次,他的目光聚焦在宴会厅的全面升级上——耗资3亿美元的豪华改造,其资金来源令人不禁捂紧钱包。这笔巨款,有趣地来自私人利益集团和富有支持者的捐款,而这些人在政府事务里甚至可能与总统自己有更多“潜在关联”。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的一句“确实是总统的首要任务”,成为了这场风波的导火索。
这场乌龙一般的“优先事项”表述让人不禁感叹,如此有意思的逻辑:政府停摆、联邦雇员无薪,数百万美国人福利即将被砍,经济摇摇欲坠,但总统却更在意挂上一盏香槟色水晶吊灯。是宴会厅没改好,荣光永续的美国梦就会终结吗?还是特朗普认为,这间富丽堂皇的大厅是“让美国再次伟大”与众不同的核心环节呢?反讽的味道扑面而来:人们挨饿,而那一场盛大的晚宴却早已准备就绪。
不仅如此,这场宴会厅闹剧的幕间,特朗普还向记者爆料,自己有意在加勒比地区发起军事行动,甚至包括对委内瑞拉本土的袭击。在总统幽默般的表态中,居然还有一句较为惊人的言论:“我认为我们未必需要宣战,我们只需要杀掉那些把毒品运进来的家伙。明白吗?”如果这话有生命,它应该立刻被送进讽刺剧的舞台。遗憾的是,这些夸张的说法却不折不扣地折射出特朗普政策背后的底色。
先别急着拍桌子让逻辑跑偏。我们需要站在冷静上打量这与生俱来的无厘头:首先,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毒贩”船只曾向美国运输毒品;其次,美国政府不仅缺乏法律依据对远洋船只实施直接武力行动,更没有权利擅自将毒品走私者冠以“战斗人员”的头衔。毕竟,罪犯需经逮捕、审判方能定罪,这向来是法治国家根本原则。而总统却大有一副手持武器、擅自主宰他人生死的传奇英雄姿态——法律是什么?宪法可以吃吗?
特朗普或许会辩称,他作为总司令,拥有宪法第二条赋予的保卫国家的固有权力。很遗憾,连这项解释都经不起推敲。如果连法律程序都不需要走,那自命为“国家队”队长的他,是想上演一部加勒比黑帮大片吗?这种火力全开的“即便错杀也值得”的逻辑,听上去和“毒品战争”沾边,但实际上离国家合法军事目标的定义差了十万八千里。不禁要问:杀戮的背后,是束缚任务的隐形绳索,还是疯狂扩权的禁忌实验?
倘若把这些事件拼接起来,你似乎能一窥特朗普的“治理艺术”。从宴会厅翻新到加勒比扫荡,他的所有动作都如同一场荒诞行为表演——而这背后,是联邦政府功能几近瘫痪。国会呢?国会像被人按下暂停键,只剩下一个名字。一个有尊严的立法机构,会站出来果断干预;但如今,沉默已成为标配。眼下的现实叫人不得不感叹,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或许早已退化为总统个人“再创辉煌”的秀场。
最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当国家治理变成连环戏剧,当总统的优先事项紧随他个人兴趣,宪法赋予的职责和权力究竟还能剩下几分价值?难道美国的命运真的要被某座宴会厅的水晶灯押上赌桌吗?当民众的权益被通通抛却,总统的执政究竟是否还能找到方向?这个问题,或许需要美国每一个公民去细细权衡、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