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告诉唐闻生:我死以后,要听周总理的。结果却完全不是如此

93 2025-08-10 01:04

上世纪70年代外交领域有个广为人知的“五朵金花”群体,其中两位成员是王海容和唐闻生。这个群体共有五人,除了她们俩,另外三位分别是齐宗华、罗旭和章含之。

唐闻生刚开始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时,不过是个刚接触社会的年轻姑娘,而那时的毛主席已到晚年,是位行动不便的老者。

年纪大了之后,他经常会聊起“死亡”相关的话题。

1959年,彭德怀元帅还没搬出中南海的时候,曾当面跟毛主席讲:“我今年66岁,你61岁,我会比你先走一步。”

1961年,毛主席在武汉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又直接聊到了自己的身后事。他对蒙哥马利说:“您是特殊人物,我觉得能活到一百岁再离世。可我不一样,现在就定了个五年目标,七十三岁时离开。”

面对蒙哥马利时,毛主席曾聊起自己对"死亡"的五种预想情况。他具体列举道:"第一种是被敌人用枪打死,第二种是坐飞机失事摔死,第三种是火车翻车时被压死,第四种是游泳时意外溺亡,第五种是生病被细菌夺去生命。"随后他明确表示:"这五种情况,我都做好了准备。"

1966年,毛主席会见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时,聊到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他说:“我估计这两年就差不多了,咱们中国人讲究七十三、八十四是道坎。明年我就七十三岁了,这关不好过,就算阎王爷不主动来请,我可能也得自己去......”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聊起这个话题时态度愈发自然。尽管大家总爱喊"毛主席万岁",但毛主席作为唯物主义者,心里很清楚——死亡会公平地降临到每个人身上,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事。

毛主席和关系亲近的身边工作人员相处时,常会提到自己身后的安排。特别是对长期在身边负责生活照料和日常工作的秘书张玉凤,他曾特意说过:“等我走了,每年记得来我坟前看看。”

护士孟锦云因为计划要孩子,想向毛主席请假。毛主席平时很少拒绝她,这次却没有同意,对她说:“能不能再陪我一年?等我走了,你就能安心要孩子了。”

对于当时在自己身边负责翻译工作的年轻姑娘唐闻生,毛主席曾多次特意交代:“我去世之后,要听周总理的。”只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预料,毛主席没有想到,实际情况与他预想的完全不同——周总理反而先他一步离开了人世。

1965年唐闻生加入外交部工作后,开始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身边担任翻译。这段经历让她真切体会到两位领导人的亲切作风和卓越智慧。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周恩来总理晚年时期,她是陪伴在身边完成翻译工作的最后一位译员。

1971年,冀朝铸被调至外交部翻译室担任副主任。这意味着他结束了跟随周恩来总理长达17年的翻译工作,后续为总理服务的翻译任务将由年轻的唐闻生接手。

唐闻生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时,周总理当场就鼓励她:“好好干,用两年时间追上你师傅。”

唐闻生的师父是冀朝铸,当时冀朝铸正担任周总理的翻译。有一次,唐闻生听到周总理对自己提出期望时,一时震惊得不敢相信,差点当场喊出声。谁也没料到,仅仅过了几年,她就接过冀朝铸的工作,正式成为周总理身边的翻译。

周总理晚年有一项非常关键的外交工作,就是推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那些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唐闻生始终陪在周总理身旁,共同经历了这些历史性场景。

首都机场,周总理陪着尼克松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时,唐闻生就在旁边负责翻译。

尼克松是首位到访新中国的美国总统。他此次访华期间,全程由周恩来总理陪同。在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基辛格等美国高层的沟通中,唐闻生和冀朝铸负责担任主要英语翻译。

1972年2月,中美两国签署的首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正式发布,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启正常化进程。这一进展的取得,与周恩来总理的积极推动密不可分。2月28日,周恩来总理前往上海虹桥机场为尼克松送行。当时细雨纷纷,他站在雨中始终没有打伞,专注地向即将起飞的飞机上的尼克松夫妇频频挥手告别。

这次访问期间,国际社会不仅感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智慧与亲和力,站在他身旁的小姑娘唐闻生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基辛格博士曾提起过他和唐闻生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唐闻生还有个英文名字叫南希·唐,外界常说她是个不好打交道的人。她在美国布鲁克林出生,因此能说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我们曾多次目睹这样的场景:她丝毫不含糊,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和周恩来就具体方法展开争论。

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后不久,周恩来总理就被检查出患有癌症。从这一年开始,癌症如同影子般始终未曾离开过他。

即便身患重病,周总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坚持工作。他带着病痛继续履职,不仅外出处理事务,住院治疗期间还多次接待外宾。这段时间里,唐闻生时常陪在他身边。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就在这一天,唐闻生为他完成了最后一次翻译工作。

护士孟锦云把那个坏消息讲给毛主席听时,他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很轻地说了句“知道了”。随后闭上双眼,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眼泪还是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毛主席比周总理大5岁。周总理晚年身患重病,病情最严重时连床都下不了。他心里一直想见毛主席,可这个心愿却很难实现。而毛主席当时身体也不好,同样被重病困扰着。周总理记挂毛主席时,毛主席也在记挂他。只是两人都被病魔缠得越来越虚弱,见面成了难事。

两位老人之间不过隔着几百米远的距离,可一个卧床根本动不了,另一个连挪步都困难,两人都被重病缠得死死的。哪怕心里有千般不舍,也实在没力气见上一面了。

毛主席病情危重时,心里清楚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曾多次对唐闻生、王海容两人说:“我走了以后,你们要听总理的。”

那位和他共同经历了几十年风雨、同样躺在病床上的老伙计,先一步离开了人世。毛主席没法再把重要事务托付给周总理,被难以言说的悲恸压得喘不过气,连参加总理追悼会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默默目送这位老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仅仅过了八个月,1976年9月,毛主席终因重病无法支撑,这位曾在时代浪潮中奋进的伟大领袖永远合上双眼,离开了人间。

周总理离世时,毛主席把“代总理”这一职责交给了华国锋。后来毛主席逝世,华国锋又从他手中接过了国家的重任。

她这辈子没结过婚,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

下一篇:上甘岭激战,美军连攻不下,蒋介石打消反攻念头
上一篇:四川土改:地主家搜出朱德巨额欠条,总司令一句话,挽救他一生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