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股市“技术流”陷阱?看清本质才能稳步盈利
炒股这个领域,有人靠它走上人生巅峰,有人却因此深陷泥潭。尤其是“技术流”的信徒们,他们有着自己的“圣经”和“信仰”,比如江恩理论、道氏理论、缠中说禅……别的不说,听名字就让人有种儿时初学武功的敬畏心,仿佛刷完那些波谷波峰的曲线,就能涨跌自如,横扫千军。然而,现实却总是狠狠地打脸。
身边有个朋友就爱谈技术,聊天的时候经常提及各种“秘籍”,一会儿是MACD金叉,下一秒是均线系统转向,再配上缠论神乎其技的图形解析,简直像个操作盘子的艺术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以为只要用对了工具,赚钱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可真到了实际操作上,这些华丽的技术,似乎都变成了一个个不可告人的梦。梦醒时,盯着账户上的绿碑,才意识到“技术未必高深,亏钱却总是真。”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于技术分析的“模糊性”。所谓技术流讲究的金叉买入、死叉卖出,说起来简单得像小学数学题,实施起来却简直要求你有爱因斯坦的脑袋。交叉规则到底怎么定义?谁都说不清楚。如此一来,交易决策时就充满了随意性。亏了钱,大多数人不是怀疑这些理论是不是有问题,反而开始自责“我的心态不够好,我的手段不够精”。说白了,这些技术本身不可证伪,结果就是“吃瓜群众炒到最后,都觉得是自己不配炒股,而不是技术在骗人。”
更有趣的是,这些技术流炫得越厉害,市场却越显得残酷。比如震荡指标让你高抛低吸,顺势而为让你追涨杀跌。听起来两套策略全是稳赢,可实际操作,看似高胜率却带来的风险收益比实在寒酸。高抛低吸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追求短期稳定性,但稳定绝非赚钱的代名词。打一比方,每次冲天都只赚颗糖,等到大跌才赔掉个厂,你说这日子咋活?
此外,当某种技术被市场热烈追捧时,效果也会迅速降到谷底。股市本质是零和博弈,不容许大多数人都能依靠单一策略稳定赚钱。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突破买入策略,表面看是抓住上涨机会,可实际操作往往跑不过假突破的割韭浪潮。想试试逆向突破?人家早就为你准备好更大的坑。
技术这么玩着不靠谱,靠运气更不行。那么出路在哪?答案就藏在自己身上。最有效的过滤器不是图表,而是你对市场的综合判断力。大盘的转换节奏、题材的耐久性以及资金流向,这些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当然,这些能力不是随便看几本书就能悟出来。想要做到心中有底,手中有招,那是真得吃点苦头。
曾听过一个故事,有位老哥炒股十年,买进卖出压根就不看指标,靠的是“朋友推荐”,隔壁老王、邻居大妈,说涨就买,说跌就卖。结果,账户上的亏损让他明白了个道理不懂股市规则可以,但你不能不尊重自己的钱。缺乏基本认知,市场对你的惩罚就是让财富远离你。
懂了这些,再说炒股的真谛,就只有一句话少用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回头看,都只是自己赚一场教训。迎战股市,你与其去研究那些早就有些过时的所谓技术,不如静下来一点点复盘自己的交易。花上足够的时间一点点调整,学会在市场的跌荡起伏中寻找自己坚守的方向。冰冷数据不会骗人,欠的账不会忽悠人,唯有真实面对盈利和亏损后自己的心境,才能慢慢修炼出真功夫。
坐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难道只是重复复盘就行了吗?为什么大师能悟道,你却总感觉跨不过这道坎?是不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而赚钱这事还硬生生和你绝缘了?想到这里,你真的不想再认认真真地自问一句技术可以骗人,但你对自己的了解,是不是也有点“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