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的争议人生!辞万科董事长娶田朴珺,53亿捐款被指侵占员工股
谈及王石,想必很多人都会认为此人身上有着极为突出的矛盾之处,明明万科里有轻易就能获取的巨额财富,却偏要主动辞去董事长一职,还称 “万科属于大家,并非我一人独有”。
抛下与自己一同从白手起家开始奋斗的结发妻子,转身迎娶了比自己小三十岁的女演员田朴珺,即便被指责为“忘恩负义”也不做任何辩驳。
投身慈善事业时,时而因“员工捐款别超10元”这番言论登上热搜遭人指责,时而向清华捐赠53亿又引发资产归属方面的争议……
就是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现已74岁高龄,却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人生赢家。他身体比年轻人还要康健,曾两度登上珠峰之巅,家庭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他究竟是如何将一手 “争议之牌” 打成 “人生赢家之牌” 的呢?
若要谈论王石,需从其早年经历讲起。1951年,他于广西柳州诞生,家中成员皆为军人,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自幼便带有一股坚毅之气。
初中毕业以后,他没有继续求学,家里人商量一番后,便把他送进了军队。他这一参军就是五年,其中半年待在徐州,余下的四年多都在新疆担任运输兵。
于新疆这般条件恶劣之地从事运输工作,历经风雨洗礼,若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根本无法承受。而这五年的部队生活,也铸就了他日后干事创业时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五年之后,王石告别了军队生涯,复员后被分配至郑州铁路局,成了车间里的一名工人。彼时,铁路局的工作颇为抢手,偶尔还会有推荐上大学的机会,只是名额少之又少,每次仅有两个。
王石在车间做事认真,从不耍滑,带他的几位老师傅都留意到了,认为这年轻人能静下心来,是读书的苗子,便一同举荐他报考兰州交通大学。
那时,他父亲已然担任柳州铁路局副局长一职。凭借这样的家庭背景,再加上自身的拼搏,王石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那两个珍贵名额中的一个,成为了兰州交通大学的一名学生。
在大学期间,王石并未如部分同学一般虚度光阴,反倒对经济学萌生了强烈的兴趣。那本《政治经济学》,很多人都认为枯燥乏味、难以读懂,他却反复研读,将其中的知识点掌握得极为透彻。
1977年自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派到广州铁路局工作。在此期间,他与首任妻子王江穗步入婚姻殿堂,随后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生活倒也平静安稳。
然而王石生来就不甘于维持现状,在铁路系统工作没几年,他便感觉每日两点一线的生活极为乏味,内心一直渴望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1980年,听闻广东省外经委正在招人,他当即报了名。经过一系列考试,他竟真的顺利过关,成为了外经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招商引资相关事宜。这份工作使他接触到诸多新奇事物,也让他对商业市场有了初步了解。
王石在广州工作期间,有位在深圳发展的老乡与他交情匪浅。这位老乡时常带着新鲜水果以及当时较为罕见的进口商品来看望他。每次前来,老乡都会抑制不住地向他夸赞深圳的美好,称那片土地“遍地是黄金”,只要有勇气去闯荡拼搏,就能够寻觅到机遇。
王石原本就对毫无变化的生活有些厌烦,听老乡这么一讲,内心愈发按捺不住了。
此外,他本人在省外经委从事的是招商引资工作,相比普通人,对市场机遇更为敏锐。他隐隐约约感觉到,深圳那个地方必定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王石做出了一个大胆抉择——辞去工作前往深圳,从安稳的政府公职人员摇身一变成为公司里实行“996”工作制的员工。这种身份的转换起初让他有些难以适应,但他并未怨天尤人,而是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一心想要在深圳干出一番事业。
他还真寻到了机会。有一回外出考察项目,在码头他瞧见一堆玉米搁在那儿无人问津。一番打听才晓得,这玉米的买卖双方因运输问题无法解决,只能让玉米就那么堆着。
王石瞬间来了兴致,此前他曾在铁路局和外经委任职,与运输公司有过诸多往来,不但能够解决运输难题,还能将运输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他迅速与买卖双方取得联系,在其中充当中间人促成交易。凭借这单玉米生意,他在商业道路上斩获了首笔财富。然而,经商哪能一直顺遂,才刚尝到些许成功滋味的王石,就因一则虚假的新闻报道损失了四十万。
在创业起始阶段遭遇这般挫折,换作他人或许早就放弃退缩了,然而王石并未放弃。
他在安抚合作伙伴的同时,着手收集证据以澄清误会。待新闻所报道之事被证实为一场误会后,他的生意不仅恢复正常,还借助此次澄清的热度,收获了丰厚的利润。而这笔利润,成为了他日后创办公司的启动资金。
1984年,王石利用这笔资金创立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此乃后来万科的起源,自那时起,他才真正开启了创业征程。
在那个时期,公司的业务繁杂至极。用他自己后来自我打趣的话来讲,“除了黄赌毒和军火不涉足,其他的我统统都做”——从仪器售卖到贸易经营,只要是能盈利的生意,他都乐意去尝试。
好在当时国家正处在经济改革的热潮里,王石抓住了机遇,公司发展一路顺遂,不久便成为深圳当地略有声誉的企业。
之后,王石察觉到房地产行业逐渐显现出发展势头,便打算让公司涉足房地产领域。然而当时,万科的房地产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尚不足 10%,像贸易、零售等其他业务的发展状况都优于房地产。因此,很多人认为他没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那时,万科抓住了首批企业改制上市的机遇,成为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早期上市的企业之一。
公司上市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便是定位问题——业务过于繁杂,方向摇摆不定,根本无法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当所有人都犹豫不决时,王石做出了一个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抉择:放弃公司九成业务,专注于房地产领域。
那时,很多人都认为他精神失常了,毕竟在当时,那些被砍掉的业务看上去比房地产更具发展前景。然而,王石却坚信房地产行业蕴含着巨大潜力,无论旁人如何劝说,他都始终坚守自己的决策。
正是这个看似 “离谱” 的抉择,促使万科从一家规模达千万级别的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千亿级的房地产巨擘,王石也成为了行业内声名远扬的 “地产大亨”。
然而,正当万科处于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阶段时,王石做出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主动辞去万科董事长这一职位,仅保留董事长的名号。
在公开场合,他表示期望万科如同苹果公司一般,即便乔布斯离世,苹果依旧是那个引领行业的苹果;他还希望,即便自己不再担任董事长,万科也能在房地产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称赞他,称他为 “良心企业家”。与其他老板不同,他不会将公司视为个人私有财产,而是懂得与大家分享利益。
然而,王石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这场灾难致使众多人失去生命,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0亿元,受影响人数达4000多万。
举国上下都在为受灾地区捐赠资金和物资,王石身为万科的领导者,也以公司名义捐出了两百万。然而,他随后说的一番话,却让自己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他曾表示“捐款是奉献爱心,但不应让慈善成为一种负担”,并且提议万科员工捐款数额不超10元。此言一出,网络上骂声一片,很多人指责他“冷漠”“吝啬”,此前他所积累的“杰出企业家”形象瞬间瓦解。
在舆论如潮水般涌来之际,王石并未选择躲避,而是亲赴汶川灾区,不仅公开致歉,还拿出一亿资金投入灾后重建工作。
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对他心怀不满,那场“捐款风波”也成了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
未曾料到,十二年后王石再度因捐款一事陷入舆论争议。2020年4月2日,他带领万科集团向清华大学捐赠了2亿股万科股票,用以设立“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发展专项基金”,并且还与清华携手创办了公共卫生学院。
以当时的股票价格计算,这两亿股股票的市场价值约为五十三亿,这在当时也是国内针对高校数额最大的一笔单次捐赠。原本这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
然而没过多久,便有人提出疑问:王石捐赠的这些股票并非万科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是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后留存下来的企业股份。按道理,这些股份应归万科全体员工共同拥有,他怎么能独自决定将其捐出呢?
不久后,一名曾在万科任职的员工直接检举王石,称其行为有侵害全体员工利益之嫌,还期望相关部门展开调查。
这位曾经的员工表示,这些股票的归属问题始终没有明确界定,究竟是仅老员工拥有,还是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其中?并且在进行捐赠操作之前,并未经过员工代表大会的审批同意。王石此举属于“擅自越权行动”,甚至存在违法的可能性。
这场风波最终以王石从万科董事局退出而告终。尽管他离开了万科,但凭借那笔捐款,他赢得了诸多 “关注公益” 的赞誉。此外,他的心腹郁亮接任了万科的最高职位,很多人认为这是他 “丢卒保车” 的高明策略。
相较于生意方面的争端,王石在感情领域的抉择,更易引发众人的讨论。他的第二任妻子田朴珺,出生于1981年,比他小了足足30岁,身兼演员与制片人两重身份。
讲真,田朴珺在演艺界的知名度不算高,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后宫・甄嬛传》里客串出演的敦亲王福晋。她真正为大众所熟知,是源于和王石的恋爱关系。
2012年末,二人的恋爱关系被媒体披露,彼时网络上舆论沸腾,很多人都认为田朴珺是 “冲着王石的财富去的”。
2015年,田朴珺在微博发文称,王石曾向她求婚,不过她予以拒绝,原因是双方都事务繁杂,无暇经营婚姻。
直至2019年10月,于美国纽约举办的一场颁奖典礼上,王石于颁奖词中用英文提及 “感谢我的妻子 meme”——“meme” 为田朴珺的英文名字,至此,两人才正式对外公布婚姻关系。
这桩 “老少恋” 从起始便不被人看好,王石被指责 “忘恩负义”。毕竟他的第一任妻子王江穗曾与他一同熬过创业初期的困苦,携手走向后来的成功,然而他却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与之分开。
田朴珺的黑历史也被扒出不少,有人称她中考时舞弊,有人指她学历存在造假情况,更有人翻出她早年拍摄激情戏的片段,说她“动机不纯”。
针对这些质疑,田朴珺在一档节目中表示,自己看中王石的是 “颜值”,而非钱财。她还提及,两人刚开始约会时,前三次用餐王石都假称没带钱包,最终都是由她付的钱。
此言一出,很多人打趣道 “原来富人们考察伴侣,也采用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不论外界如何议论,二人的生活倒过得颇为安定。
在69岁这一年,王石迎来了女儿的降生。这位老当益壮喜获千金的人,时常被人看到带着妻子和女儿外出,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
现今74岁的王石,过上了令许多人艳羡的生活。就事业而言,尽管他已离开万科,但万科能发展到如今这般规模,与他当年所做的决策密不可分。并且,他在商界积攒的人脉与资源,至今无人能及。
从财富角度来看,尽管他不像马云、许家印那样荣登 “中国首富” 宝座,但无疑属于 “富豪群体”,而且他明白适时 “放手” 的道理。
在万科发展至鼎盛阶段时,其市值突破了 4000 亿。他本可以多持有一些股份,进而成为首富,但他并未如此行事,反倒决定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投身其中,将利益分享给更多人。
他曾言:“于中国,可富但勿扬名。”故而,他宁可舍弃部分钱财,也要过自己向往的生活。
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身体状况,尽管他已年逾七十,却依旧每日坚持跑步,体能甚至超过了许多年轻人。
早些年,医生诊断他可能会瘫痪,以后要依靠轮椅行动,然而他偏偏不信这个邪,不但坚持进行锻炼,还去挑战极限运动。
在 52 岁时,他首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巅,成为彼时中国登顶珠峰年纪最大的人。此后,他还陆续征服了 11 座高峰,并且对滑翔伞、赛艇等各类运动都十分擅长。
如今的他,即便再拼搏 20 载,依旧具备充足的身体条件。有人讲,王石的人生太过 “纠结”,明明坐拥优渥的财富与显赫的地位,却非要去追寻那些 “不切实际” 的事物。
然而,也有人认为,王石才是名副其实的 “人生赢家”。他清楚自己的追求,在应当舍弃时毫不迟疑,在需要坚守时绝不含糊。
正如他所言,即便少了乔布斯,苹果依旧是苹果;就算他离开了,万科也还是万科。然而,他离开了万科,反倒过上了更为自在、更加精彩的生活,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