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战争的惨痛记忆,数十万无辜生命湮灭,心灵创伤难以愈合

116 2025-07-09 09:32

1999年冬天,格罗兹尼突然变成了个空城,路上黑咕隆冬的,天空一片火红,人还在,但骨头早就散架了。

打了两场仗,车臣都快被捶成饼了,最后传出一句话:再搞就要绝种了!

1994年年底,格罗兹尼的门口站满了俄罗斯的小兄弟,气氛简直就像是锅里的水要开一样热闹!

装甲车开进城里,直升机在上面嗡嗡飞!

格罗兹尼连个屁都没放出来,整座城就被围得像笼子里的小鸟一样!

这次车臣的打仗刚开场!

俄军派了快4万大军,拉来了200多辆坦克,从四面八方把格罗兹尼围得严严实实的。

那天晚上,第一轮轰炸起来了,居民楼、电视台、工厂全被轰成了筛子,路边的公交车烧得不彻底,人就融化在车里了。

车臣那边没消停,地方的伙计们、退伍军人还有小年轻们齐上阵,抱着步枪藏在废墟后面偷偷射击。

到头来,俄军连个平民是啥都搞不明白,只好一栋楼接着一栋楼地搜!

这招儿,简直就是没门儿的!

俄军不跟你扯啥“目标地带”,干脆一轰了事!

1995年初,格罗兹尼城里热闹得像个大火锅!

某个组织说,那个月城市里一共葬送了1.5万多条人命,大多数都是无辜的老百姓。

车臣的打手们没走,依然在城里拼了命地打巷战。

俄军的大炮天天咔嚓咔嚓,连自家的兵都搞不清啥方向!

那苏联时代的古董炸弹统统都抬上来了!

有时候瞄不准,一颗炮弹飞出去,十几家小院直接变成了“星空顶”。

到1996年,车臣的兄弟们反攻得意,快要撤离的时候,格罗兹尼的人口就剩下不到两万啦!

大街上尸骨如山,旁边的狗狗组队当大厨,忙着拖尸体啃骨头呢!

联合国派个大爷来看,结果他说这地方跟地球上的垃圾堆差不多!

官方说俄军死了5500,可独立机构打个算盘,至少得一万四,车臣那边自己报的,伤亡加起来都快三万了!

老百姓更惨,有人说是25万,有人说是30万,估计他们连个数字都数不清楚!

最多的估计是:这场大战搞得那么多人丢了性命,超过20万呢!其中不少人连个下葬的地方都找不到,真的是哭笑不得啊!

这场头仗打完,俄罗斯扭头就跑,还签了个啥子协议。

车臣就像那种表面上恢复了和谐,实际上家里的墙都快倒了,只剩下几堵残垣!

1999年,突如其来又是一阵战争的搅局!

八千条命换来二十万的人倒下,这回,俄罗斯军队可真狠!

总帅换汤了,策略翻了新花样,打拳的方式也彻底推翻重来!

第一年,别啰嗦,直接来一炮!

每天都有老鹰在天上飞来飞去,格罗兹尼、阿钦斯科耶、沙托伊、沃杰诺伊这些地方都遭了横祸。

这回高空炸弹跟那种搞大团圆的爆炸玩意儿联手出动,目标可不是军营,而是一整个城市!

到了2000年,城市热闹得连个方向都找不到了!

新闻社拍到的画面上,整个街道就剩个光秃秃的地基在那儿逛大街。

楼都飞了,树也蒸发了,就连水泥路上都冒出火星坑来了!

俄国军队这次损失不大,毕竟炮火轰得厉害,倒是普通老百姓多遭了殃。

有人算过,头两个月,俄军死了不到两千个,那车臣这边就像放鞭炮一样,伤亡接近一万!

到了2002年,战局紧张,开始对付游击队了。

合在一起说,二战时,俄国人死了个六千到一万,看法各有不同。

平民一掉钱袋,哎呦喂,立马就少了十万块!

官方的数字模模糊糊,人权组织和媒体到处查呀查,像找寻失踪的遥控器!

联合国说,顶多死了五十万,某些地方连个活人都找不着,整村都成了鬼村!

有个村子被怀疑在藏反叛分子,结果全村的人都被拉去问话,回来的时候不到一半就够呛。

打仗还没收尾呢!

格罗兹尼一结束,山里就开火了,平地上也炸翻了天,大堆车臣难民涌到达吉斯坦、印古什,甚至跑到了土耳其!

一到那儿,就瞧见了一堆病怏怏的老头老太和瞎了眼的小崽子。

医生没啥办法,连药都找不着,就等着撒手人寰吧!

还有一大堆人直接在轰炸那会儿就没了,尸体躺在瓦砾里呢。

统计时,许多人名字不一致,资料丢得一干二净,连“失踪”都是高档次的说法了。

这场战争到了俄国军队开始拉拢“乡村小兵”了。

车臣的兄弟们打自己的亲戚,后来就变成了“卡德罗夫队”的大杂烩。

这招儿简直是把伤亡人数搞得跟过山车似的,防线没了,谁都是嫌疑犯,就算你在家吃方便面,也怕被人捉走!

老百姓叫这俩场争斗合起来,统称为“换命的拼搏”。

前后俄军可能挂了万把号人,但换来的却是成群结队的车臣人命丧黄泉。

那段日子真是惨绝人寰,一周死个千八百的,连小娃和刚生完孩子的都躲!

有个研究单位说了,俄罗斯军队死了八千人,结果换来了二十万人受伤或者阵亡!

这可不是开玩笑,是真真切切的数据对比!

国际红十字会、联合国的难民小组还有人权观察都写了一大堆报告,这上面全是死亡的曲线,一眼望过去,让人心里直发毛!

每一根线后面,都是一个家族拆散了,一整个村子扑街了,还有一个民族快被削尖了。

“再动手,我们这帮人可就没了!”车臣战争打到后面,风云突变。

车臣这地方,硬是没走,没有屈服,也不打算给你跪!

就剩下那帮子猛兽在炮弹和尸体的海洋里拼命挣扎,真是撑得快要吐血了!

俄国的大爷们已经占领了大部分城镇,车臣的小兄弟们只好往山里和树丛里跑了。

打了这么多年,兵员全没了,子弹也没了,连个跑路的地方都找不到!

几位反抗军的大佬一个接一个被干掉了:杜达耶夫被导弹“请走”,马斯哈多夫则是被围堵搞定,希志尔嘛,直接失联了。

到2005年,抵抗的能耐基本只剩下那几个“游击伙伴”在捣鼓了。

车臣的头儿换新人了,现任是个亲俄派的小子,前总统卡德罗夫的孩子——拉姆赞·卡德罗夫。

他一上去就站稳了莫斯科这边,把那些剩下的武装力量当成“疯子”一个个赶走了。

就在打仗快结束的时候,传出一段录像,马斯哈多夫在山洞里喊:“我们可不是乖乖投降的,我们是被杀得连渣都不剩了!”

再这么拼命下去,我们这帮人都要被轰得跟豆腐渣一样了!

这句话一出口,就像是撒了个大网,翻译得五花八门,在国际上跑了好几年的新闻里!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在他们的报告里抓住重点,说了:车臣那边打仗的时候,有几件事儿听起来像是系统性屠杀,真是挺严重滴。

人权观察、无国界记者还有国际大赦这些组织,早就嚷嚷着要认真搞清楚事情真相啦!

俄国人对国际组织的指责没搭理,打仗还是在继续,可是“车臣民族”这四个字,慢慢在地图上溜得越来越远。

人口的变动也能透露点儿事,90年代初,车臣那地方的人口大概是在130万左右。

到了2010年一查,剩下的不到80万,其中有些是跑了出去,更多的是没熬过来啊!

那段时间,格罗兹尼几乎变成了个无人区,政府希望人们回去,还得掏钱给一大堆补贴呢。

马斯哈多夫最后嘀咕了一句:“再打就要了我的族人命,煮山煎野的,留个啥在这儿!”而那些还能喘息的车臣老人,有不少一辈子都没踏回过自己家门。

废墟静悄悄的,战争一结束,格罗兹尼就开始忙活了,楼房一路高歌,马路也整得漂漂亮亮,广告牌闪得跟圣诞树似的,但地下可还有没挖出来的“老朋友”,山林里也是埋着响不起来的小炸弹,眼里的火光可是一时半会儿甩不掉。

车臣归了俄罗斯,外表看着风平浪静,其实心里翻江倒海。

卡德罗夫这家伙把话筒都收走了,谁敢说不听谁的,战争的那些破事儿都被压在了没人敢翻的老相册里。

外头看不到的是心里的影子,车臣的小年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例可比欧洲那帮人高得多!

学校里搞了个“修复心灵”的课程,专门教你咋对付夜跑、心慌和怕黑的烦恼。

车臣的这场折腾,不光是带走了人命,还留下了一片狼藉。

更让人心酸的是,打仗时有些人连个名字都没留,村庄被炸得稀烂、山头被扫得光光、营地被围得严严实实的,有的人死了,家里都没个影儿能找到。

格罗兹尼修整完后,搞了个“无名碑”,每年都有些人去那儿捧花,不说话就默默的。

人挤人,话唠的都没开口。

打仗能停,但那段往事可是甩不掉的呀!

很多单位瞎忙乎着算,两个战斗的死去的人数,估计高的有50万,低的也不差20万,而大家伙儿私下里猜俄军的阵亡人数,大概在1万到1万5这档子。

打仗的结局,除了胜和败,还有一堆残局。大家都在喊“我方赢了”,可从来没听谁说“赢得好看”!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停火6小时不到,以色列导弹又上膛!伊朗这操作把自己玩成了笑柄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