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模拟中美冲突:若击败中国海军主力,美军会付出多大代价

89 2025-10-10 00:58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2023年初公布的一份兵棋演练报告,模拟了台海局势,重点放在中美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对抗上。报告进行了24次轮次的模拟,设想中国发动对台的登陆作战,美日台联军也会出手,海空作战可能持续好几个星期。

这份报告里说,美军只要损失两艘航母、十几艘其他主要战舰,还有几百架飞机,就能打垮中国大部分水面部队,包括上百艘舰艇和一百五十艘登陆舰。听起来挺容易的,但其实里面把很多实际情况给忽略掉了。

一开始,这份推演的设定就明显站不住脚。报告假定中国火箭军不会用东风-26型导弹,这款射程超过四千公里的反舰弹道导弹,本应该直接威胁到关岛基地和美航母编队。关岛作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战略中枢,部署了B-52轰炸机群和F-35战机,可是在推演时,它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反过来,美国在关岛起飞的远程火力被设定成几乎无敌。这一调整,直接放大了美军在空中和导弹方面的优势,把中国的陆基火力的关键作用给削弱了。

中国海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就是围绕本土深层区域打造的。东风-26的灵活部署和大量发射能力,能够在战局刚开始时就让美方的后方关键点瘫痪。

推演开始时,美第七舰队以尼米兹级或福特级航母为核心,从菲律宾海逐步推进。报告提到,美方F-35战机从关岛起飞,配合E-2D预警机,形成对中国歼-20战斗机编队的压制。美方宙斯盾系统的拦截成功率被设定在85%以上,而中国的红旗-9防空导弹拷贝率仅三成左右。

这差距,主要是在于美方对自己雷达技术的乐观估计。其实,中国055型驱逐舰的346B型相控阵雷达到了2023年,已经能同时锁定超过200个目标,探测距离相比早期型号还多出了20%左右。要是把这些实际性能指标算进去,美军的推进路径可就不那么顺利了,火力网会变得更加密集,造成的损失也会远远超出报告里的估算。

在激烈的对抗中,美潜艇比如弗吉尼亚级,偷偷潜入台湾东部海域,发射鱼叉导弹直指中国的登陆舰队。报告上估算,这场行动可能会击沉中国26艘驱逐舰和护卫舰,还有150艘登陆艇。中国海军的主力舰,比如山东舰编队,也会遭受严重打击,舰载机的出动频率会降低到大概50%的水平。

美军的损失大致控制在两艘航母沉没和士兵阵亡3200人左右。这份战损评估是建立在没有考虑饱和攻击的前提下的。东风-21D导弹组从陆地发射,齐射时每枚都携带500公斤的弹头,打击范围达到数百平方公里。

到了2023年,山东舰不再像2010年那会儿,靠着辽宁舰的滑跃起飞,还是个新手。现在可以采用常规弹射,出动的时间间隔缩短到了15分钟,反介入的能力提升了很多,效果更明显了。

中美海军装备的比拼,越发让推演的偏差变得明显。美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服役了快30年,配备96个垂直发射单元,但维护费用挺高,到2025年,太平洋舰队不少船都得返回本土进行大修。中国055型万吨驱逐舰,从2017年首舰下水道2023年,已经列装了8艘,排水量达1.3万吨,配备了112个垂直发射单元,能支援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

与美国依靠盟友补给不同,中国采用模块化设计,让江南造船厂一年能造3艘,从052D到055的升级换代,防空能力的密度翻了一倍。

在模拟中美航母对峙的场景里,美方的SM-3导弹先发制人击落了中国的预警机,可是055的YLC-8B雷达在400公里之外就已经锁定目标,鹰击-18的变轨飞行方式穿透美方的Mk41导弹发射装置的成功率超过六成。

在登陆模拟环节中,我方的两栖舰队主要依靠075型攻击舰,配备气垫艇和直-20直升机,在台湾西部地区构筑了一个桥头堡。

假设美P-8反潜机封锁海峡,导致补给中断,登陆部队重型装备无法及时运抵,步兵伤亡超过一万,三分之二的士兵被俘获。实际情况要比这个预测复杂得多,低估了中国未来可能的应对和发展路线。

从071型滚轮登陆转变到075型垂直起降,载机数量从4架增加到30架,直升机甲板实现了全通式布局。2023年,三艘075正式服役,第四艘正在建造中。与美黄蜂级相比,井围舱可以容纳更多的两栖车辆,登陆效率也提高了大约40%。要是调整参数,让中国采用多点分散的登录方式,就会逼得美国不得不分散火力,推演出来的低成本取胜方案也就难以继续维持了。

关岛在推演中扮演关键角色,美B-1B发射联合导弹,成功击沉中国登陆舰80%。不过,考虑到中国的反应,东风-26的常规弹头精度达到10米,截止到2023年,已经部署了超过10个旅的规模。

要是第一天把关岛的跑道和油料库搞瘫痪,美B-52的出动频率可能会减少大概20%。中国火箭军和海军开始融合,东风系列的弹车能在30分钟内机动。跟美军的卫星链路不同的是,中国的北斗导航抗干扰能力强于GPS。

模拟演练结束,美军成功登陆,可是日本的基地被打掉了20%。中国海军的主力受创,但陆基设施还算完好。推演中的偏差显示,美方低估了拒止的难度,东风-26已经覆盖了关岛地区。

这份推演的后续影响在2025年CSIS另一份报告中继续提及,模拟中国对台湾的封锁行动,进行了26次演练,强调损失非常严重,升级的风险也很大。中国封锁的成本并不低,两边都遭受了严重伤亡,美军航母编队很容易陷入被动。这说明美方智库开始渐渐接受现实,但对中国A2AD技术的提升仍然估计不足。

如今中国海军的升级速度真让人惊叹。福建舰刚刚完成第五次海试,电磁弹射顺利发射歼-35,预计今年年底就能正式服役。它排水量达8万吨,能搭载60架战机,主要作用在南海深区开展作战任务。而第九艘055也已准备好进行海试,第二批生产线加快速度,产量超出预期。不仅如此,第四艘075两栖登陆舰也已经下水,整体两栖作战能力在全球都算顶尖的啦。

从战略角度来看,这些演练其实也是在提醒中国要不断完善防御体系,让外部势力难以接近核心区域。另一方面,中方还是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反对用武力威胁。美方低估了中国的发展步伐,这样反而会推动中国在海洋领域更有信心,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平衡也会逐渐向多极方向发展。

这份报告虽然主要是为美国内部服务,但也揭示了认知上的落后。中国海军已经从跟在后面追赶,变成了并驾齐驱,装备自主率达到95%,训练也朝着远洋蓝水方向发展。

未来,东风系列导弹和航母的融合,可让任何干预行动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美国智库那些数字游戏,到不能掩盖实力对比已经发生的变化。

下一篇:东部战区放歌 “插旗宝岛”!歼 - 6 无人机 + 福建舰组合拳,击碎 “以武拒统” 幻想
上一篇:舟山阁楼货架:高效仓储空间解决方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