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德表示,美联储目前应维持政策利率不变
199
2025-08-18
傲慢的美国防部突然提出"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这场态度急转弯发生在中国9·3抗战胜利阅兵结束后不久。就在阅兵进行期间,五角大楼附近披萨店订单激增至平时的4倍,美国国防圈显然熬夜加班密切关注着中国展示的军事实力。
为何一向在国际舞台上强硬的美国,看完这场军事展示后立刻改变了基调?他们从中国的阅兵中看到了什么?
特朗普的酸葡萄心理
在中国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推文,要求中方提及美国在抗战期间给予中国的"巨大支持"和付出的"鲜血"。他声称许多美国人在中国抗战胜利的道路上牺牲,希望这些美国人的牺牲能得到"应有的荣誉和铭记"。
特朗普甚至要求中方向"正在密谋反对美国"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转达他的"最诚挚问候",这番言论充满了难以掩饰的失落和不满。
在随后接受采访时,特朗普承认他确实观看了中国的阅兵式,并称赞这是一场"令人印象深刻且美丽"的仪式。但他仍坚持中方应该提及美国,因为在他看来,二战期间美国给予了中国"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西方媒体对特朗普的这种表现给出了一针见血的评价:"当多位外国领导人齐聚北京观看阅兵式的时候,特朗普只能在华盛顿跺脚"、"特朗普对中国感到愤怒,但他正在让美国的敌人再次伟大"。
五角大楼的加班与态度转变
在阅兵举行当天,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媒体关注——五角大楼附近的披萨店订单突然暴涨。在美国,这一被称为"披萨指数"的现象通常意味着国防部正在加班,或有重大事件发生。
美国国防部明显在密切关注这场展示中国军事力量的盛典。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一个晚上的披萨消费后,五角大楼向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提交的结论却出人意料地温和:美国将重振军队,但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
赫格塞思在福克斯新闻上表示,特朗普已指示五角大楼要"以历史性的方式"重振美军、恢复威慑力,但同时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或俄罗斯发生冲突"。他将这一政策调整归因于拜登政府的"软弱"导致中俄走得更近,暴露出美国缺乏领导力和实力。
被迫讲理的美国
毛主席曾说过:"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时至今日,这一论断依然适用。
从二战结束至今,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明确的"以武力解决问题"思维。全球范围内的一系列冲突,如巴以问题等地缘政治矛盾,甚至延续至今仍未能解决。
然而,当不讲理惯了的美国遇到当今中国后,却开始谈论"维护和平稳定"。这并非因为美国突然良心发现,而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以及在阅兵式上展示的一系列先进武器装备,迫使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华政策。
中国从未忘记过那些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包括美国"飞虎队"在内。反观美国政府,直到1992年才宣布承认"飞虎队"老兵的退役军人待遇。特朗普试图为美国揽功,将中国十四年浴血奋战的抗战胜利归功于美国的"支持",显然是对历史的曲解。
中国军事实力的震慑效果
中国这场阅兵向世界展示了什么?不仅是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定力和和平理念。
当解放军各种新型武器装备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五角大楼的军事专家们通过屏幕认真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中国展示的不仅是硬实力,更是一种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强大但不咄咄逼人,自信但不好战。
中国军队的发展目的从来都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非像某些国家那样将军事力量作为谋取全球霸权的工具。这正是中美军事理念的本质区别。
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和平的最佳保障。正是因为中国拥有了足以让美国重视的军事实力,美国才不得不放下傲慢的姿态,开始考虑与中国和平共处的可能。这也印证了古罗马谚语:"如果你想要和平,就要做好战争的准备。"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面对这种变化,各国应当如何定位自己的国防政策?军事力量是冲突的源头,还是和平的保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