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为什么要拒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的勋章?

191 2025-08-10 01:45

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三次会议上说:“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现在还在继续进行,并且必须进行到美国政府愿意和平解决的时候为止……”

也就在同一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为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决定将最高级别的一级国旗勋章授予彭德怀。

彭德怀获悉后,表示拒绝。他说:“我有什么功劳值得授勋的,我不过在后方做了些具体工作,这个勋章应该授给那些战斗英雄,我哪能比得上他们的功劳大?”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彭德怀专门致电中央军委,提出他不愿接受授勋的意见。中央军委复电,命令他尊重朝鲜党和政府的决定。

10月25日,朝鲜政府代表团来到桧仓志愿军总部驻地,在当晚举行了隆重的有各军战斗英雄参加的授勋大会。

金枓奉委员长代表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和政府,对中国政府和毛泽东主席、对彭德怀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表示感谢和慰问。然后,他将最高级别的一级国旗勋章佩戴在彭德怀的胸前。

对于授勋,彭德怀内心始终感到不安。会后,他托着金光闪闪的勋章,诚心诚意地说:

“这勋章授给我不合适,第一应该授给高麻子(指高岗),第二应该授给洪麻子(指洪学智),如果他们两人昼夜想尽办法支援志愿军粮弹物资,志愿军是打不了胜仗的。”

因为夏季雨水多,1951年秋天的脚步似乎走得太快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卷地而起。进入11月,深秋的田野一片金黄,菊花开了,枫叶红了,层林尽染,大地又换装了。

有了空军和高射炮兵的掩护,志愿军的天空也安全多了。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指战员换上了崭新的棉衣、棉裤和大绒帽,脚上也穿上了大头鞋。

看到战士们吃得饱、穿得暖,彭德怀发自内心地笑了。

一天,他发自肺腑地跟洪学智说:“仗打胜了,前线战士的功劳算一半,后勤工作算一半,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再好的指挥员,再好的战士也打不了胜仗。”

11月28日下午,洪学智特地来到志司驻地桧仓,把凤杨凤安悄悄地叫过来说:“杨大个儿,你是志司办公室副主任,今天晚上我请你安排一顿湖南饭菜,有贵宾来咱们这里。”

杨凤安好奇地问道:“是谁来呀,还劳驾你洪副司令亲自布置。”

“这个你暂时别管这么细,你安排好了,到时自然就知道了。”洪学智还神秘地小声叮嘱道:“这事,你也先别惊动彭老总,客人还在路上呢。”

这天下午,彭德怀一直在作战时研究重要阵地建立隧道式据点,以抵御敌人炮击的问题。

晚饭的时间到了,杨凤安来到作战室,对彭德怀说:“彭总,开饭了。洪副司令请你们到办公室,说有要紧的事,一边吃饭一边商量。”

彭德怀就带着大家离开作战室,向办公室走去。像往常一样,彭德怀反背着手走进来了。

一进门,见陈赓、邓华、洪学智、甘泗淇都在屋里,再看看桌上还多摆了好几道湖南菜,有腊肉、辣子鱼等,就好奇地问:“怎么?今天有什么喜事?改善生活了,还是请客吃饭?”

洪学智满面笑容地说:“彭总,今天有贵客来。”

“洪麻子,你又开玩笑了,我怎么事先不知道,哪里来的贵宾?”

洪学智哈哈笑了,说:“你一见面就会知道,还是你很熟悉的贵宾呢!”

说着,陈赓、邓华、甘泗淇也都笑得合不上嘴。

见大家都笑了,蒙在鼓里的彭德怀更是摸不着头脑了,不当一回事儿地说:“哪里来的贵宾?你洪麻子为咱改善生活,这都是咱湖南家乡菜,好吃,大家请坐,别客气,请我的客,大家一起共享。”

彭德怀招呼大家坐下,自己也高高兴兴地坐下了。

话音未落,杨凤安来了,引着一个身穿棉布大衣、身材高挑、眉清目秀的“贵宾”走了进来。只不过,这位客人的头上还包扎着一圈白纱布,额头处依稀可以看见有红殷殷的血色洇出。

“彭总,贵宾到了!”洪学智笑着说。

彭德怀抬头一看,愣了,原来站在面前的是自己的妻子浦安修。

浦安修并不是专程来朝鲜看望丈夫彭德怀的。那时,她正在陕西省棉纺厂做调研,10月中旬奉命参加西北工业参观团到东北参观学习。

即将结束时,参观团的领导人习仲勋对浦安修说:“这里离朝鲜很近了,你到朝鲜去看看彭总吧。”

自从1950年10月4日彭德怀突然被专机接到北京,夫妻俩快一年没有见过面了,她也听说丈夫几次因敌机轰炸而险些遇难,早就盼望着能够相见,自然同意。

就这样,他们很快通过代总长聂荣臻联系到了志愿军驻安东留守处。留守处的陈乙斋主任就给志司值班室打来了电话,请求派人来接。

志司值班员知道彭德怀的脾气,赶快去向洪学智报告。洪学智把值班室的几个人找过来,叮嘱说:“这事儿要保密,不能让彭总知道。“

随后,就派一辆吉普车和一个警卫员前往安东迎接。谁知,道路本来就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偏偏又遭遇敌机轰炸,司机一个急刹车,浦安修的头一下子撞在了挡风玻璃上,划了一道口子,顿时鲜血直流。为了赶路,就这样一直带伤前进,终于在晚饭前赶到了桧仓。

“哎呀!原来是你来了。”见到妻子,彭德怀既惊讶又高兴,“真没想到贵宾是你,我先坐下了,这不是喧宾夺主嘛……”

这时,看到彭德怀吃惊又诚恳的样子,大家都开心地笑起来了。

“你怎么来了,这里是战场呀,是前线。”彭德怀关心地说。

“彭总,怎么,不欢迎吗?抗美援朝上战场,我也有份儿,就许你出生入死,在战场冲杀呀?”浦安修充满敬重地说,“你有勇气来朝鲜,我也有勇气来。”

彭德怀笑着说:“好,谁敢说女儿不如男孩。”

这时,洪学智插话说:“请贵宾入座,我们好多天也没吃一顿有荤菜的饭了。今天,一是欢迎朝志愿军的客人,祖国来的亲人。浦安修同志从西北、东北,一路上风风雨雨,征途万里,昨天进入朝鲜后,还遇到敌机轰炸,真是冲破空中封锁线来到这里的,我们为你接风洗尘。”

幽默的陈赓,马上接过话茬说:“二是我们也是来打牙祭的。对吧?”

洪学智说:“对,对!”说着,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邓华说:“老洪说的,都代表大家的心意了,请入座吧。”

“这是你洪麻子的安排,你这么关心我们。”彭德怀不爱说客气话,谁知他话锋一转,“我不用太多的关心,多关心前线的战士,让他们吃饱吃好。”

甘泗淇说:“现在的后勤补给解决了不少问题,彭老总你放心,前线战士生活也有改善。有祖国人民的支援,肉罐头、大米、白面都吃上了。”

洪学智说:“祖国人民大力支援前线,我们的日子好过多了。”

“现在,全国掀起了捐献飞机大炮运动,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甘肃省玉门油矿的职工,在8天内用增产所得捐献了一架石油工人号战斗机。”

浦安修给大家介绍起国内开展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彭老总,在你们老家,湖南省湘潭县有一位76岁的勤杂工,名叫谭楚云,每月只有8元的收入,从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之日起,就做了一个竹筒,上面钻了一个小孔,每天工余挑三五担水,把卖水的钱装进去,竹筒上写着抗美援朝生产捐献集金桶几个字。”

“你介绍的这些情况,听了蛮受鼓舞的。”彭德怀听了介绍,感到十分欣慰,转过头来对浦安修说,“很多干部的家属都没有来过,安修,你在这里住两天就回去吧。”

浦安修点点头,对彭德怀说:“我也是顺道来看看你的。”

“我怎么总是在战场上碰见你,真没想到。”看着妻子受伤的样子,彭德怀心疼地说,“你也是命大咯,没炸着。”

战地相逢,生死与共。晚饭后,彭德怀领着浦安修到桧仓金矿洞的山间散步。

落日的霞光洒在他们并肩漫步的背影上,在高山峡谷的巍巍辉映之中,忽然增添了一些浪漫和沧桑。

志愿军五任司令员【第48期】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擅长撰写回忆录、家族传承史、企业发展史,如有需求咨询刘老师,欢迎交流。

下一篇:粟裕反对渡江,毛主席提出换帅,陈毅现场回应
上一篇:1955年蒋介石在台突发馋念,手下为寻故乡黄花泥螺使出妙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