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日洗白、放弃国籍”,赵立新从叔圈顶流变过街老鼠,终于得到
186
2025-09-18
美国《Army Recognition》在9月8日的报道中提到,已经正式确定在关岛建设“360度增强型一体化防空与反导系统”(EIAMD),让关岛变成了东亚和西太平洋区域的坚实防护屏障。
EIAMD的规划里头安排了16个站点,装备了雷达、发射设备和指挥中枢,还融合了SM-3、SM-6、爱国者和萨德系统,组合成一个多层次的拦截网络,主要目标是应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等各种威胁。
报道称,美方在推进这项目时,后勤、人员和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外,附近居民也对环境受损和土地利用问题有所担忧。
美方的国会和国防部都提到,关岛在太平洋的威慑战略中占据着关键位置,这个体系保证了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持续存在,还能发挥前线作战的作用。
关岛的战略位置就在于,它是美国在第二岛链上最关键的前哨军事基地。
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普拉海军基地就坐落在岛上,让关岛成了美军轰炸机、核潜艇还有航母补给的重要枢纽。
从地理位置来看,关岛大概在中国大陆3000公里左右,正好在东风-26等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这个地方也成了中国必须要减弱的战略核心目标之一。
所以,美国一直把它当成一个关键支点和目标,一方面能向东亚、南海以及西太平洋地区辐射,一方面又得面对成为第一轮打击目标的可能风险。
关于防御方面呢,现在关岛已经常态部署了萨德系统,另外,爱国者导弹和宙斯盾岸基系统也都在搞整合测试,真是扎扎实实在加强防护。
今年夏天,美军又派出了新型雷达和一支爱国者部队,目标明确,就是要弥补低空防御上的短板。
不过,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一出来,才发现岛上只有一个主要雷达站和六个发射器,维护设备、人员补给甚至饮水系统这些方面都,还差得远呢。
这就说明,关岛目前的防御水平,在应对解放军的火力时,简直是差强人意,还没达到全面覆盖的标准,差距挺大的。
如果说美国的布置是个战略上的必然选择,那中国在九三阅兵上展现出来的实力,无疑让美国觉得压力倍增,不得不加紧准备迎接冲突。
今年九月三日的阅兵不仅是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还首次露出了完整的核武三位一体实力,涵盖了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以及空射弹道导弹。
国外媒体普遍认为,这次阅兵显示了中国在远程打击能力上的明显提升,而美国的决策层也趁机加快了关岛反导体系的建设步伐。
虽然阅兵仪式本身并没有直接开启关岛防御计划,但它确实让美国感到更为紧张。
中国已经建立了全方位、多方向的打击手段,能够对关岛形成全面攻击。
中远程弹道导弹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DF-26系列,大家都叫它“关岛杀手”,拥有核弹和常规弹头双重能力,还能用来对地打击和对舰作战。
接着要提的是新一代的DF-27,虽然还没有正式亮相,但外界普遍猜测它已经投入使用了。这款导弹配备了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射程大概在8000公里左右,防御突破能力特别强。
再说到DF-17之类的高超音速导弹,它们还能通过灵活机动的飞行路线,来躲避对方的拦截,反应可是挺快的。
除了弹道导弹,咱们中国还能派出轰-6KN战术轰炸机,发射射程超1500公里的长剑-20巡航导弹,还有刚露面的惊雷-1空射弹道导弹。在未来,等隐形的H-20轰炸机一到位,说不定还能直接从国内打到关岛去。
在海上的实力方面,094和096型核潜艇装备了巨浪系列导弹,完全有能力在西太平洋的深处对关岛进行远程打击。而055型驱逐舰这些水面舰只,也能用巡航导弹构成一定的威胁。
从整体来看,解放军要攻击关岛的方法多得是,花样很多,完全有能力搞个大规模的打击,所以美国得拼命打造一个全方位的防护罩,防止被偷袭。
即使美国搞出了所谓的360°全域反导体系,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能挡得住中国的攻击。
中国的导弹数量多得数不过来,能实行全面的火力压制,而美国的拦截器价格高、数量有限,一旦面对密集发射,很快就会捉襟见肘。
在一个就是说技术方面的问题,高超音速武器的轨迹不容易预测,美军现在的拦截系统是针对传统弹道导弹设计的,对高速机动目标的拦截成功率可是低得很。
还有啦,就是中国能够从大陆、南海、潜艇以及空中平台多方向发射武器,虽然美军声称自己做到360°无死角覆盖,但实际上指挥调度、雷达盲区还有后勤保障这些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大大削弱他们的防御能力。
再加上成本方面的难题,美军每发拦截弹差不多得花上几百万到上千万美元,长时间下来,这样的消耗实在搞不下去。
总的来看,美军的系统虽然能增加关岛的存活几率,但真要说能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还是不太可能的。中国依旧有实力去突破这层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