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书籍《皇叔的神医宠妃》为何能狗粮塞到吐,打脸不手软
155
2025-07-10
国产GPU黑马冲刺科创板:3年亏50亿,724名员工人均百万股权激励
当你沉浸在4K画质的游戏世界,或是用AI工具生成一幅精美的数字画作时,背后支撑这一切的GPU芯片,可能正来自一家成立仅5年的中国公司——摩尔线程。
6月30日,这家国产GPU“四小龙”之首的企业正式递交科创板IPO申请,计划募资80亿元,创下年内科创板最大IPO纪录。
然而,光鲜的资本故事背后,却是一组令人咋舌的数字:3年亏损50亿,研发烧掉38亿,724名员工人均获超百万股权激励……
从“国产游戏第一卡”到AI风口上的狂奔
2022年11月,摩尔线程推出MTT S80显卡,号称“国产游戏第一卡”,支持DX12和PCIe Gen5接口,瞬间引发行业热议。
但真正让它业绩爆发的,却是去年AI大模型的浪潮。
招股书显示,2024年,摩尔线程营收飙升至4.38亿元,其中AI智算业务贡献了77.63%,达3.36亿元。
换句话说,ChatGPT带火的AI算力需求,成了这家公司最大的增长引擎。
然而,GPU行业的竞争远比想象中残酷。
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占据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GPU厂商要在夹缝中求生,唯一的出路就是疯狂砸钱研发。
过去3年,摩尔线程的研发费用高达38.1亿元,是同期营收的6倍多。
2022年,研发费用甚至占到营收的2422%——这意味着每赚1块钱,就要烧掉24块钱做研发。
“GPU行业技术迭代极快,不砸钱就会被淘汰。”一位半导体行业分析师坦言,“摩尔线程的亏损在预期内,关键看它能否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熬到盈利。”
724名员工人均百万股权激励,腾讯、红杉押注
尽管亏损严重,摩尔线程的员工却在这场资本盛宴中分到了不小的蛋糕。
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公司向724名员工支付了7.68亿元的股份激励费用,人均超百万。
按1126名员工总数计算,覆盖率高达64%。
“这在科技公司里不算罕见,但人均百万的规模确实少见。”一位VC投资人表示,“GPU行业人才争夺激烈,股权激励是留住核心团队的关键。”
除了员工,背后的资本方同样赚得盆满钵满。
腾讯、红杉、深创投、字节跳动等明星机构早已入局,A股公司和而泰的投资收益率甚至高达920%。
创始人曾是英伟达“中国掌门”,能否复制成功?
摩尔线程的崛起,离不开其创始人张建中的行业号召力。
在创立摩尔线程之前,张建中曾在英伟达任职15年,一路做到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被誉为“英伟达在中国的拓荒者”。
2020年,他离开英伟达,回国创办摩尔线程,目标直指国产GPU的自主可控。
“张建中的履历让摩尔线程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一位接近公司的业内人士透露,“但GPU是长周期、高投入的行业,上市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80亿募资怎么花?盈利仍是未知数
此次IPO,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元,其中25亿用于新一代AI芯片研发,25亿投入图形芯片,19.8亿用于AISoC芯片,还有10亿补充流动资金。
但市场最关心的问题是:何时能盈利?
招股书中,公司坦言“短期内仍可能持续亏损”。
截至2024年底,其未弥补亏损达12.07亿元,资产负债率36.6%,远高于同行均值。
“GPU行业没有捷径,要么靠技术突围,要么靠资本输血。”上述分析师表示,“摩尔线程的上市,意味着它拿到了下一张牌桌的入场券,但游戏才刚刚开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