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涨25%,药价翻倍,卡车加税——高关税下的美国,谁在为“制造业复兴”买单?

89 2025-10-09 11:53

纽约建材商马克盯着仓库里那批意大利进口的浴室柜,标价1200美元的货,下个月起要多缴600美元关税。芝加哥装修公司老板莉莉刚接到供应商通知:一套原价5000美元的橱柜,成本直接跳涨25%。而在佛罗里达,退休教师玛丽正为她的降压药发愁——药瓶上印着德国产,若价格翻倍,她每月的药费将超过社安金的十分之一。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轻描淡写地宣布:10月1日起,对进口橱柜、建材征50%关税,家具30%,专利药100%,重型卡车25%。他称此举为“国家安全需要”,并承诺工厂将“破土动工”。但现实是,美国瓷砖七成靠进口,家具三分之二来自越南和中国,处方药七成源自欧洲。这些产品早已嵌入美国家庭的日常开支——橱柜支出可占中产家庭年收入10%,药费占比普遍在1%至3%之间。高关税的代价,最终由谁承担?

市场已给出答案。药企虽称短期影响有限,但行业报告警告:25%药品关税即可推高药价12.9%,100%税率下,短缺与断供风险陡增。家具经销商预估零售价将上涨20%,而美国商会直言,对墨西哥、加拿大等盟友的卡车加税“毫无逻辑”。这些产品不来自对手国,而是供应链最高效的节点。切断它们,不是重建本土产能,而是撕裂现有经济网络。

真正的障碍从未消失。过去十年,美国制造业回流声势浩大,但家具、建材等领域本土产能增长缓慢。劳动力不愿进工厂,环保审批拖慢建设,40%的新项目因成本与配套问题延期。高关税或许能逼企业宣布投资计划,却无法一夜造出生产线。结果只会是:企业涨价转嫁成本,消费者勒紧腰带,小公司因现金流断裂退出市场。

当关税大棒砸向药瓶与沙发,所谓的“制造业复兴”就成了最昂贵的幻觉。它不重建工厂,只转移账单;不创造就业,只制造混乱。真正的产业振兴,靠的是投资、教育与长期战略,而非一场让全民埋单的政治表演。否则,每一次“破土动工”的承诺,都不过是在消费者钱包上再凿一锤。

下一篇:同通用名不同剂型药品价差近70倍,四川百利被云南医保局问询,已被暂停该药品采购资格
上一篇:卢麒元教授表示,美国对中国已经构不成威胁了,美军对中国是没有意义的,美国唯一可以对中国施压的工具就是美元!美军在跟人民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