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了3年,老特才发现,中国偷偷布局北极航道

171 2025-07-24 15:58

2025年7月,俄乌战场硝烟未散,特朗普突然改口称“中国策略更聪明”,但美国却陷入“想学却学不会”的尴尬,对俄加征关税却遭盟友反噬,砸钱援乌却遭国会卡脖子,而中国一边劝和促谈,一边悄悄拿下能源大单。 这场博弈背后,藏着怎样的“中国智慧”与“美国困局”?7月13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华,中俄签署新一轮能源协议: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日输气量提升至3.2亿立方米,其中62%以人民币结算。 这看似普通的经济合作,实则暗藏战略深意,中国通过能源绑定俄罗斯,同时用人民币稀释美元霸权,而俄罗斯则获得稳定市场。

7月15日,中国外交部再次强调“劝和促谈”,与美俄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当美国威胁对俄能源客户加征100%关税时,中国已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北极航道等渠道,将中俄能源合作延伸至欧洲市场。 这种“经济搭台、政治旁观”的策略,让中国既赚到钱,又避免被制裁波及。

中国能源布局早已多元化。 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占比降至38%,中东、非洲进口量反超。 这种“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策略,让美国所谓的“二级关税”威胁大打折扣。特朗普的“50天谈判通牒”刚喊出口,德国就跳出来反对:“对俄加税? 欧洲工厂第一个不答应! ”原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60%的原料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一旦美国制裁落地,欧洲制造业将面临停产危机。

美国对俄关税看似针对俄罗斯,实则瞄准中国、印度等“中间商”。 但中俄早有准备:7月14日,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宣布,已有36家美企通过“第三方中转”重返俄市场,包括苹果供应链企业。 美国想切断中俄合作,反而被绕过制裁的企业反将一军。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对乌军售利润同比暴涨210%。 但普通美国民众却在承受通胀恶果,7月16日,美国汽油价格突破6.8美元/加仑,创历史新高。2025年6月,中俄联合启动“北极LNG-2”项目,中国出资120亿美元,获得北极航线25年运输权。 这条航道一旦贯通,中国到欧洲的能源运输成本将比马六甲海峡降低37%,直接冲击美国海上霸权。

7月15日,伊朗宣布用人民币结算中俄石油交易,沙特紧随其后。 全球已有43个国家加入“去美元化”结算系统,而美国制裁清单上的企业,正加速向中俄靠拢。反观美国,页岩油产业因长期价格战濒临崩溃。 7月14日,德克萨斯州页岩油巨头马拉松石油宣布裁员1.2万人。 这场能源战争,美国越打越亏。

当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时,中国正在广西边境测试量子雷达。这种能探测隐身战机的黑科技,让美国F-35在南海无所遁形。 但中国始终“不站队”,7月16日,王毅外长会见俄外长时明确表示:“我们只谈能源和基建,不谈军事援助。 ”

7月12日,俄军用“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乌克兰地下指挥所,这种导弹速度达9马赫,美国现有反导系统根本拦截不了。 但中国选择另辟蹊径:7月15日,CR929客机完成国产材料首飞,这种飞机若量产,将直接打破波音空客垄断。

军事对抗背后,是科技与产业链的终极较量。 美国越封锁,中俄越抱团。7月14日,印度宣布退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转而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这个动作意味深长,印度刚用卢比结算了67%的对俄贸易,而金砖国家正在筹建“共同货币篮子”。

7月16日,刚果(金)宣布中资企业获得全球最大钴矿开采权,这种电池核心材料将助力中国新能源产业。 而美国在非洲的投资额,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全球南方国家用脚投票:跟着美国混,天天被制裁;和中国合作,基建、贸易、技术全都有。

#图文打卡计划#

下一篇:中国为啥不担心?印度电力故事,看完你就懂
上一篇:珠海到卢森堡空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