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年内燃油车或难用,原因很真实,准备好

181 2025-08-06 18:25

最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燃油车主的烦恼可不少。 王先生每天开车上下班,去年开始长安街核心路段增加了限行时段,他的车一周有两天开不出来,只能干瞪眼等着打车软件排队。在武汉的长江大桥上,工作日限行让早晚高峰成了噩梦,车流堵得水泄不通,车牌尾号单双号轮换成了家常便饭。 类似的问题在全国二线城市也愈演愈烈,杭州西湖区域限行范围去年扩大到周边商圈,让周末出游都得绕道而行。 更别提海南岛,去年起新上牌的燃油车直接被限制销售,岛内居民用车成了老大难。

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标准越卡越死,2022年推出的"国六b"新规将氮氧化物排放上限降到0.05克每公里,比旧标准严了一倍。刘师傅开了10年的老款捷达,去年车检就被打回票,加了后处理装置还花了3000块才过关。 有车主吐槽,排放不达标就得频繁送修,去年一次检修被4S店收了2000块钱换三元催化器,修完不到半年又得重检。 更糟的是,环保部门去年在北京抽查,发现三成燃油车超标被罚,罚款单加维修费让车主头大。 全国其他城市也陆续跟进,成都去年在主城区推行排放监测点,被截停的车半小时起堵。

燃油车的维修和配件问题也不省心。 去年一年,北京城区里燃油车4S店倒闭了三家大型门店,上海浦东的丰田4S店关门时,老客户得开车几十公里去郊区修车。 小张的奥迪A4变速箱坏了,原厂配件断货,等了一个月才到货,维修费15000块掏空了他半年积蓄。 一些老旧车型零件更难找,老李的2008款帕萨特发动机漏油,找遍本地都买不到配件,最后只能从外地高价订货,花了两万多还拖了三个月。 广州修车店老板老王透露,这两年技师都转向电动车维修了,店里燃油车大修得预约排队,旺季等一周是常事。

二手车市场更是一坑接一坑。上周小陈想把开了三年的本田雅阁卖掉,挂到瓜子二手车平台,挂牌价从15万砍到11万还没人接单,销售直接说现在电车才火,油车难出手。 去年全国数据,三年车龄的燃油车残值率跌破45%,2018年的宝马3系原价35万,现在二手只值15万出头。 对比电车,小唐的二手特斯拉两年了还卖到原价六成。 河北二手车贩子老赵摇头说,前年收了三十台燃油车,赔了十几万,现在看见油车就躲,卖不出去还得倒贴停车费。

用车的成本年年涨,油钱和保养比电动车贵了一截。 去年油价波动厉害,山东淄博的车主小王算账,92号汽油一度升到8块多,他家车每月加油多花400块,一年下来5000块打水漂。 中石油财报去年显示,全国汽油均价涨了20%,车主负担加重。 保养也不省钱,小刘的奔驰C级每半年小保一次1500块,大保得4000多,换了火花塞还要额外收费。 对比隔壁开电动的邻居,两年才进厂一次,检查费600块搞定,油车花销高得离谱。

配套设施跟不上也是个头疼问题。 去年北京城区里加油站关了八座,中石化去年把三成加油机改成了充电桩,王府井一带燃油车得绕道找油站。上海浦东新区新建小区规划里,地下停车场全配充电桩,燃油车位被挤到角落,充电车优先还常占位子。 小张住的老小区里,物业以消防安全为由,禁止燃油车长停,让车开出去找加油站,来回折腾半小时。 全国数据显示,去年新建商圈停车场中,70%设置充电优先区,油车位少了三成。

燃油车的科技感差太远,用起来像旧古董。 小杨的新款油车上不了OTA升级,连个导航app都得自己手动更新,去年他开高速时导航出bug绕路半小时。 对比同事开电车,语音助手自动升级新功能,油车只能干看着。 车机系统也慢,小王的现代途胜触屏经常卡顿,一次高速上音乐app断了线,气得他差点砸屏。 有些车主投诉4S店装系统还得加钱,花两千块装个旧版本导航,没几天就卡死。 连基本的驾驶辅助都落后,老款油车倒车影像模糊,小事故频繁发生。

二手交易里的猫腻层出不穷。 小孙去年想卖掉开了四年的凯美瑞,销售员压价到原价一半,理由是保值率崩了。 他上个月查二手车平台,看到2019款同款车挂牌价只剩10万出头,而新车时可是20多万。 更糟的是验车环节,评估师挑毛病,说发动机小问题,扣了五千块检测费。 老李卖的起亚K5,买家当场砍价,说他开了几年才值六七万,老李哭诉一年车贷都没回本。 广州的拍卖市场,油车流拍率30%,有些车挂着三天就被撤下来。

保修服务也一团糟。 小王的福克斯变速箱保修期内就出问题,4S店拖了三个月才给修,说零件定制太慢。 北京一家大众店去年倒闭时,老客户索赔无门,修车的保修单成废纸。 小刘的油车空调坏了,保修覆盖范围却排除压缩机,修一次花了2000块。 保修期限还短,丰田去年的新政策,基础保才2年6万公里,小毛病没人管。

高速路上开油车更累人。 小张开长途回老家,路上加油得排队,去年国庆某服务区油站没油了,等了一个小时才加满,差点误了时间。 对比充电站,油车优势没了,河南一个加油站改造后油枪减半,司机抱怨加油像打仗。 车主还得担心油价波动,去年国际原油事件,单次加油多花了五十块钱,这钱够开好几天了。

维修技师稀缺让问题雪上加霜。 小林的日产天窗漏水,本地修车店排期两周,师傅说专修油车的都跑电动车厂打工了。 北京郊区一家修车行,老板感叹招不到人,学徒工干了仨月就跳槽。 修车还分等级,小刘的奥迪去连锁店保养被收了高价,简单换机油也开出1500块单子,说不换会影响保修。

限行规定多到让人头晕。 北京去年二环内新增限行时段,王先生车牌被拍两次罚了400块,油车成了负担。 在天津,限行区域扩展后,他每天提前绕道,多耗半小时在路上。 外地车牌更惨,小孙的外地车进京,办个通行证还得排队三天,上班迟到扣的钱都没处说。

油车的技术落后体现在方方面面。 小陈的车载娱乐系统过时,连接蓝牙经常断,去年车载软件升过一次级还收费200块。 对比电车,他朋友车上的大屏一键升级,新地图功能免费推送。 基础安全配置也不够,老款油车没有自动刹车,去年小李倒车时碰了墙,保险杠修了1500块。

保险公司对油车也区别对待。 小张的车险去年涨了30%,核保员说排放标准高风险,多收1000块保费。 去年小事故理赔时,保险公司查旧伤扣了赔款,最后只报了一千多。 北京车主王姐吐槽,油车事故多,理赔流程慢,她等了两个月才到账。

停车位歧视油车也常见。 去年新开商场地下车库,充电车位在入口,油车挤到角落,有一次小张绕了十分钟才停到角落的位子。 物业收的停车费还更高,他小区油车月费500,电车才350块,理由是用电环保支持。

高速服务区资源倾斜更。 去年京港澳高速某休息站,油枪只开一半,充电桩却增了一排,小陈加油时排队半小时。 河南加油站改造后,油站员工减少,自助加油机经常出故障,车主得自己折腾。

燃油车的舒适度在下降。开长途时小刘的油车噪音大,车内空调不给力,去年夏天开空调耗油厉害,一次行程多花几十块。 车体设计过时,新修的路段有起伏,底盘颠簸厉害,开车成了考验。

二手车交易里的灰色收费让人憋屈。 小孙卖车时被收500块过户手续费,评估师还加收300块"看车费"。 平台手续费又扣了2000,实际到手少了一截。 买家试车还挑刺,说他轮胎磨损要求折价。

油车维修的配件老化问题严重。 老李的车刚过保就漏水,换水箱花了两千,4S店说零件老化了必须换。 保修范围也不覆盖正常磨损,他刹车片换一次700块自掏腰包。

城市路权优先电动车。 北京去年试点专用道,油车不能进,一次小张堵在路口半小时。 广州去年推广充电车道,油车被罚了几次款。

保修拖延是家常便饭。 小王送修发动机,4S店推说备货慢,修了20天才取车,耽误了工作。 保修期内故障还得反复跑,他天窗漏水两次都没修好。

油价不确定性加剧烦恼。 去年一次国际事件导致油价暴涨,单月加油多花了两百多块,小王精打细算都省不下来。

加油站服务在退步。 小张去加油时油枪坏了没人修,等十分钟才转台。 收费员态度差,一次多算了二十块,他理论半天才纠正。

燃油车成了城市负担。 小刘每天开车像打仗,限行罚款多,油耗高,维修慢,卖二手车赔钱。 他说早该准备换车了,这油车开得真遭罪。

下一篇:2025私家车报废“新标准”!不卡年限里程,看看你能省多少钱?
上一篇:托托-沃尔夫:汉密尔顿是GOAT,无论如何这一点都不会改变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