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在中美第五轮吉隆坡贸易磋商中感到失落,中美各自施展绝技使欧盟陷入被动局面

149 2025-11-22 12:24

当全世界的镜头都对准欧盟,等着看它怎么对中国电动车“下黑手”的时候,有没有人想过,真正的牌局,可能根本就没在欧洲这张桌子上?

这事儿真是绝了。

你以为欧盟要唱主角,结果发现连个BGM都没有。

就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高喊着要对中国电动车搞反补贴调查,摆出一副“欧洲制造”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势时,另一边,两个真正的大块头——中美,已经悄悄地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这可不是什么喝茶聊天。

这是正儿八经的“第五轮中美亚太事务磋商”,谈的都是南海、印太这些关乎全球命脉的硬核问题。

你看,美国那边派的是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中国这边是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全是管事儿的核心人物。

他们这是在干嘛?

他们在绕开所有人,私底下建立“护栏”,商量着怎么管控分歧,别一不小心擦枪走火。

这一下,欧盟直接就傻眼了。

他们猛然发现,自己折腾了半天,又是调查又是放狠话,结果在这场决定未来世界怎么走的顶级牌局里,连个看牌的资格都没有。

那种感觉,就像你以为自己是主角,结果发现剧本里压根就没你的名字,你只是个背景板,甚至可能随时被拿来当成交易的筹码。

最让欧盟憋屈的,还不是被中国无视,而是被自己天天喊“大哥”的美国,从背后温柔地捅了一刀。

美国总统拜登那个《通胀削减法案》,听着名字挺高大上,为了削减通胀嘛,好事儿。

可你仔细一看内容,坏了,这哪是削减通胀,这简直是在挖欧洲盟友的墙脚。

法案里头写得明明白白,只要是在北美最后组装的电动汽车,就能拿到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这叫什么?

这就叫指名道姓地把欧洲生产的汽车给排除在外了。

你德国的宝马、法国的雷诺,造得再好,只要不是在北美组装,对不起,一分钱补贴都别想拿。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时就气炸了,公开炮轰美国这是“极具攻击性的”不公平竞争,是在搞“双重标准”。

嘴上骂得凶,可有用吗?

美国人笑呵呵地跟你成立个工作组,谈来谈去,最后给你一点点小甜头,比如商业租赁的欧洲车可以享受补贴,但核心的歧视条款,一动不动。

这就叫阳谋,用真金白银告诉你:盟友归盟友,生意归生意。

被“大哥”这么一搞,欧盟的心态彻底崩了。

他们本来就焦虑,现在更是热锅上的蚂蚁。

于是乎,他们想找回点场子,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搞出了那个轰轰烈烈的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

那架势,感觉就是要告诉全世界:我虽然被美国坑了,但我还能捏一捏中国这个“软柿子”。

可结果呢?

这记想打向中国的“七伤拳”,拳风还没到北京,先把自己人给打了个内伤。

最先跳出来喊疼的,居然是德国的宝马、奔驰、大众。

这些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一年卖几百万辆车,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市场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你现在要跟他们的“金主爸爸”翻脸,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所以你看德国总理朔尔茨,顶着一堆盟友的白眼,硬是带着一帮德国工业巨头的老总们浩浩荡荡地跑去中国访问。

那意思很明白:别闹了,我们还要做生意呢。

这一下,欧盟的尴尬就暴露无遗了,你想挥出一记重拳,结果发现自己的胳膊被自己人死死拽住了。

中国这边一看,乐了。

你不是要搞我吗?

行,我也不跟你全面开战。

中国商务部轻飘飘地宣布,对从欧盟进口的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

这一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打击。

谁都知道,法国是欧盟最大的白兰地出口国,而法国总统马克龙,恰恰就是这次对华强硬政策和电动车调查最积极的推动者。

这一招下去,德国人没什么感觉,意大利人可能还在吃瓜,但法国的酒庄老板们可就睡不着觉了。

你看,中国没有全面报复,而是像个外科医生一样,拿着手术刀,精准地切在了那个最跳腾的成员国身上。

这一下,欧盟内部本来就不齐心,现在更是裂痕加深。

打吧,法国疼;不打吧,前面放出去的狠话怎么收场?

说到底,欧盟今天这个被动的局面,根子就在于“人心不齐”。

那27个成员国,压根就不是铁板一块,各有各的小算盘。

德国想的是怎么保住自己的汽车和化工产业,它的身家性命一大半都系在中国市场上。

大众汽车一年在中国卖几百万辆车,你要是让他跟中国翻脸,那不等于自断财路吗?

可另一头的立陶宛那些东欧国家呢?

他们因为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原因,对俄罗斯的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种恐惧延伸开来,让他们对中国也充满了警惕,宁可经济上吃点亏,也要在政治上跟美国站得死死的,跟中国硬刚到底。

一个欧盟,内部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这对外的时候,怎么可能形成一股劲儿?

美国人一看,正好可以分而治之;中国人一看,也明白了,原来你们内部也不是一条心。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这样的顶级智库早就分析过,欧盟喊了这么多年的“战略自主”,听着很美好,但在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和独立的军事力量支撑下,这更像是一种政治愿景,而不是一个能实现的战略目标。

能源上,被俄罗斯卡着脖子;供应链上,从光伏到电池,样样离不开中国;好不容易有点优势的高端制造业,又被“好大哥”美国一记《通胀削减法案》釜底抽薪。

当牌桌上只剩下两个巨头在交换眼神、默契出牌时,那个曾经幻想着可以左右逢源的“重要第三方”,最后可能连观战的资格都没有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不会为谁的犹豫和分裂而停留。

下一篇:香港特首的宣言:金融圈的AI集体迷茫,这场大会戳破了真相!
上一篇:米尔斯海默直言:美国对华打压全栽了,这两张牌中国捏得死死的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