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英雄救世奇缘》版号正式获批 西游冒险即将启程
171
2025-07-04
资本寒冬下,娱乐圈的财富神话正在经历残酷洗牌,有人日进斗金,有人兼职糊口。
2025年的香港娱乐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两极图景。一边是古天乐以4.15亿年收入高居财富榜榜首,一边是TVB绿叶演员在片场外兼职洗碗维持生计。
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让英皇集团背负166亿港元的债务危机,旗下艺人从谢霆锋到容祖儿纷纷成为“救命稻草”。与此同时,曾经的“东方好莱坞”正经历着影视寒冬,连古天乐自降片酬也难寻投资方。
01 巅峰对决,2025香港明星身价榜TOP10揭晓
香港娱乐圈的财富版图在2025年重新划分。根据最新发布的收入榜单,古天乐以4.15亿港元的年收入稳坐冠军宝座。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三年蝉联收入榜首,比位居第二的Angelababy高出整整1.5亿。
古天乐的财富积累堪称业界教科书。他保持着每年14部电影的拍摄节奏,仅片酬收入就高达2.8亿港元。再加上12支广告代言带来的1.2亿收入,以及15场品牌活动的1500万进账,构成了他庞大的财富帝国。
Angelababy以2.65亿港元收入跃居亚军,创下个人职业生涯新高。她的收入构成中,15个广告代言贡献1.2亿,10部电影片酬1亿,商演活动收入2500万。
与黄晓明结婚后,她在内地人气飙升,华谊兄弟将其片酬从400万翻倍至800万,事业风生水起。
第三名的甄子丹凭借2.22亿港元收入跻身三甲。他主演的《叶问3》、《卧虎藏龙2》等大片为他带来1.5亿片酬及分红,加上广告和品牌活动,收入可观。
谢霆锋以2亿港元收入位居第四。他的收入来源多元,包括电影、广告和商演。在商业领域,他创办的“锋味”食品公司、特效制作公司以及多处地产投资,构建了庞大的商业版图。
第五名的周润发年收入1.6亿港元,主要来自三部电影的片酬和分红。尽管发哥的财富积累更多来自于房产投资,但演艺事业依然强劲。
榜单第六至第十位分别是:郭富城(1.5亿)、张家辉(9000万)、陈慧琳(8830万)、容祖儿(8500万)和陈奕迅(8300万)。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香港娱乐圈最新的财富格局。
02 财富两极,香港娱乐圈的阶层鸿沟
在香港娱乐圈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存在着触目惊心的收入断层。当古天乐年收入突破4亿时,TVB的底层演员月薪不足1.8万港元,甚至低于香港洗碗工的收入水平。
TVB内部的收入结构呈现金字塔式分布。站在顶端的是“吸金王”陈豪,年收入3000万港元,成为TVB当之无愧的“台柱子”。紧随其后的是马国明(800万)、王浩信(600万)和陈展鹏(500万)。
陈展鹏的500万年薪看似可观,却只有陈豪的六分之一。他在TVB打拼多年,17岁就加入公司,经历过配角生涯和亚视漂泊,终于在2016年凭借《城寨英雄》捧得视帝奖杯。
金字塔底层的演员处境更为艰难。绿叶演员的月薪普遍在8000-1.5万港元之间,远低于香港基层公务员30万的年薪。薪酬计算方式也颇为苛刻——按“节目时数”分段支付,戏份删减可能导致收入锐减。
67岁的资深演员鲁振顺在TVB内部会议上直言:“我也要交租,过正常的生活,做全职洗碗工的收入都比我多。”他月收入仅约3200港元,远低于维持基本生活的标准。
许多艺人不得不另谋生路。42岁的女演员陈思齐在佛山摆摊卖鸡爪,梁珈咏在商场售卖首饰,41岁的沈震轩转行开网约车。这些镜头前的演员,在现实生活中为生计奔波。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上发展的艺人收入。林峰在TVB时月薪仅1.8万港币,转战内地后飙升至15万港币。陈荣峻在TVB工作40年月薪3000港币,在内地工作10天就能赚回TVB一年的工资。
03 资本动荡,娱乐大亨的债务危机与艺人救赎
2025年6月,香港娱乐圈掀起一场风暴。82岁的娱乐大亨杨受成旗下核心地产平台英皇国际被爆出166亿港元的逾期银行贷款,而公司现金储备仅剩6.39亿港元。
德勤在审计报告中发出罕见的“非标准意见”,质疑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这份报告犹如资本市场的死亡宣告,引发市场恐慌。英皇国际股价暴跌11.76%,每股仅剩0.21港元,总市值缩水至12亿港元。
杨受成的商业帝国面临崩塌危机。这位曾经历比TVB剧集更跌宕人生的传奇商人,如今再次站在破产边缘。四十年前,他因港元危机被汇丰收走所有资产;四十年后,尽管手握七家上市公司,却再次被巨额债务围困。
英皇旗下的艺人突然成了“救命稻草”。谢霆锋暌违十二年连开四场演唱会,抖音话题播放量破15亿;容祖儿因连轴转商演多次失声,被曝在后台吸氧维持演出。
港媒算了一笔残酷的账:即使将谢霆锋的演唱会收入全部用于偿债,按每场5000万港元计算,也需要举行332场演唱会才能填补166亿的债务窟窿。英皇文化产业的股价已跌至4分钱,艺人们拼命挣来的演出费在巨额债务面前杯水车薪。
新生代艺人的处境更为艰难。英皇要求“自带流量”的古天乐零片酬出演自制网剧,陈伟霆的新剧《九门》刚杀青便被要求带货。艺人的艺术价值在资本危机面前被彻底工具化。
杨受成曾劝旗下艺人:“人最要紧要有个壳,有间房心才会定。”如今,这个曾经稳固的“壳”正在资本寒冬中分崩离析,连艺人们也被迫成为救赎资本的工具。
04 行业寒冬,香港影视产业的生存困境
香港影视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古天乐公开坦言:“现在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减薪,而是根本没有投资。”这位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透露,原计划两年内拍摄8部电影,至今仅完成4部。
2025年香港电影的开镜数量不超过10部,市场萎缩令人震惊。古天乐指出,香港主流电影市场固守旧有模式,未能及时适应时代变迁,导致观众流失。
香港电影市场本身较为狭小,若无法拓展到其他市场,很难实现回本。2024年,《破地狱》票房2.3亿已算成功,《九龙寨之围城》依靠内地市场达到6亿票房。然而,这样成功的案例凤毛麟角。
TVB的困境同样严峻。
2025年被曝压榨艺人,如抽成内地收入的50%、削减加班费,导致人才流失加剧。部分艺人转行直播或内地发展,如刘佩玥转型美妆主播月入50万港元。
在TVB内部,剧集项目有限导致艺人收入不稳定。鲁振顺直言:“看到年轻演员被安排扮演老人,为什么不直接找年纪更大的演员来演呢?”这种资源配置错位,反映了行业生态的畸形。
合约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分化。头部艺人多签外援部头合约,可向外发展;新人或未走红艺人则签经理人合约,收入固定但受限。这种制度让底层艺人陷入难以翻身的困境。
香港艺人市场与内地的“片酬制”有本质不同。由于区域限制,香港艺人大多被TVB垄断,尤其是新晋演员,若想获得曝光,基本只能选择与TVB签约,缺乏议价空间。
05 未来趋势,明星身价的变革与重生
面对行业寒冬,香港明星们正在积极寻求转型与突破。谢霆锋的商业版图从特效制作到餐饮品牌“锋味”,在内地拥有6家食品、贸易相关企业。2022年,“锋味控股”还与新华社旗下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国潮美食”。
尽管锋味实体店在2020年经历关门潮,谢霆锋迅速将业务转至线上,显示出灵活应变能力。2020年,台媒报道他身家达40亿新台币(约10亿元人民币),展现了明星商业转型的成功可能。
投资房地产仍是港星财富保值的重要手段。谢霆锋从19岁就开始投资地产,曾坐拥摆花街5个铺位,市值逾4亿港元,成为“摆花街铺王”。周润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投资地产,现拥有8个总值近10亿的物业。
明星财富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影视收入占比下降,商业投资、品牌代言、直播带货等多元收入渠道日益重要。Angelababy因《奔跑吧兄弟》间接带来1.2亿广告收入,远超节目本身的1500万直接收益。
资本市场的动荡也在加速行业洗牌。杨受成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抛售香港、内地和海外的部分物业,但现实严峻——香港商铺成交价格普遍下跌,甲级写字楼空置率飙升,买家踪影难寻。
香港影视产业要重生,需要结构性改革。古天乐指出,单靠几个明星的努力难以逆转局面,行业内亟需彻底改革。开拓内地及海外市场、创新内容形式、培育新生力量,都是必经之路。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加深,香港明星有望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些能够跨越地域限制、整合多渠道资源的艺人,将在变革中赢得新一轮身价上涨的机遇。
谢霆锋在红馆舞台上的歌声响起时,容祖儿正在后台吸氧缓解失声的困扰。古天乐在摄影棚外接听着投资人婉拒的电话,而TVB的绿叶演员们正赶往餐厅开始洗碗的晚班工作。
香港娱乐圈的财富神话正在资本寒冬中经历残酷洗牌。那些曾经价值上亿的商铺如今空置冷清,写字楼租金断崖式下跌。杨受成凝视着英皇系股价的暴跌曲线,这位曾东山再起的商界传奇,如今面临166亿债务的深渊。
香港明星的未来,系于能否跨越地域限制、整合多元资源,在变革中赢得新一轮身价重构。资本寒冬终将过去,那些熬过黑夜的艺人,将在黎明时分迎来身价的重估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