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品牌十大排名与选购技巧
195
2025-08-13
图片
文/初见香菱心里一直向往着大观园。恰好薛蟠调戏柳湘莲却被打,没脸见人,和家中的老伙计学做生意去了。宝钗体贴,跟薛姨妈要了香菱,好心把香菱带入园中。
然而,体贴的宝钗在香菱希望她“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时,却拒绝了。反而是黛玉爽快答应,热心教了香菱。
好心的宝钗为什么不教香菱写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图片
作诗,只是闺阁女子闲暇时的消遣。
《红楼梦》所处的封建时代,女子的言行举止向来被框定得明明白白。
闺阁中的姑娘们,像黛玉、宝钗、探春等人,虽然也要循规蹈矩,却能在诗社里吟诗作对,这是她们在闺中消遣的雅事。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也是大家闺秀应有的文化素养。
但已婚女子就不一样了。正室夫人如王夫人、尤氏,重心在于主持家事、侍奉长辈与丈夫、教育子女等等,言行需端庄稳重,没有吟风弄月的道理;
再加上社会普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已婚女性不仅代表个人,还是家族内未婚女性的招牌,已婚女性只得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贤妻,即便有诗才也只能掩盖。
比如《知否》原著中,华兰贤良淑德,为盛家未出阁的姑娘打出了好名声;
小秦氏的姐姐大秦氏婚后只顾风花雪月,坏了秦家女子的名声,让名当户对的家族望而却步,小秦氏只好嫁给姐夫做继室。
《红楼梦》中的已婚女子,王熙凤不识字,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秦可卿文化水平不详。贾母出身史家,看湘云的诗才,说明史家对女孩的教育是重视的。
再加上贾母年轻时是个很有情趣的人,她应该也是会吟诗作对的。
李纨是国子监祭酒之女,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权威的国立最高学府的校长,不可能没文化。
然而,整本书都没有提过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写诗。
至于妾室,像赵姨娘、周姨娘,受正妻管束,没有独立地位,更需谨守本分,半句出格的话都不能说,作诗更是想都不用想。
贾母要去王夫人处休息,周姨娘要与众婆娘丫头一起打帘子,赵姨娘托词有病才没去。贾母八十岁生日接待宾客点戏时,贾珍的侍妾佩凤,需要接过管事媳妇呈上的戏单,奉与尤氏。
香菱出场时是甄士隐独女,原本有机会学习文化,成为一名才女。
令人惋惜的是,她想要学诗时,已被拐多年,成了薛蟠的妾室。在当时的环境里,她只能依附于薛家,谨守妾室本分。
废寝忘食地学诗、与大观园的姑娘们唱和,其实早已逾越了她应有的本分。
宝钗是一个适应时势的人。曹公对她的赞扬是“时”,即随分从时。
以香菱现时的状况,宝钗是不会赞同她学诗的。但是,香菱拜黛玉为师之后,诸事不顾,沉迷于读黛玉推荐的诗作、思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咏月诗,宝钗依旧随分从时,听之任之,并不阻拦。
女红,才是女子该做的事。
封建社会中,女红被视为女子的本分与核心价值所在,是衡量女子贤淑与否的重要标准。
媒人说媒时、男方家庭考察未来妻子人选时,会关注姑娘的刺绣水平,以了解其女红技艺。
姑娘们的衣物鞋履等日常穿戴,得会自己亲手制作;婚后,丈夫和孩子的贴身衣物大多需要妻子亲手缝制,可见女红的重要性。
无论是探春的绣鞋,还是黛玉为宝玉准备的荷包和络子,都体现了这样的要求。
而史湘云,这位“襁褓之中父母违”的千金小姐,在婶娘家每天都得熬夜做针线活。
宝钗自身虽有才华,却始终以此规范约束自己,劝告他人,认为女子要专注于针线女红,而非沉迷于写诗这种“风雅之事”。
她不仅身体力行,主动帮助袭人做针线活,还曾劝诫黛玉少读杂书、回归正途。
对待香菱,自然也秉持同样的态度——并不鼓励她将精力放在写诗上,而是专注于女子本分,哪怕趁此机会,自在地在园内住上一年呢。
尤其香菱是薛蟠的妾室,妾室不仅要侍奉丈夫,还要侍奉正妻、协助处理内宅事务,会不会写诗,无关紧要。
再者,当初宝钗进京参选公主陪侍,落选后一直借住贾家数年,力求促成“金玉良缘”,成为宝玉的妻子。
封建贵族当家主母的标准是: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当贤内助,宝钗一直是按照这个标准去打造自己的,希望博得贾府上下的认可。
如果教香菱写诗,无疑会被扣分。所以,宝钗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和一贯作风,不支持香菱学诗。
清醒,方可应对生活中的变故。
香菱爱诗,哪怕注定日后要天天面对不学无术的薛蟠,她仍有着美好的追求。
经黛玉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香菱学会了写诗。她的灵魂充满了浪漫的诗意,也成为我们心目中即便身处困境,仍然一心向学的典范。
然而让人沮丧的是,她的命运寄托在薛蟠和薛蟠未来的妻子身上。
且呆霸王薛蟠打死了人,为躲人命官司和母亲妹妹一同进京,名声在贵族圈里早坏掉了,圈内有谁家会把知书达礼的女儿嫁给他呢?
宝钗太了解香菱这个人,太明白诗的浪漫了。为香菱的处境考量,她就不该学诗,而是清醒一些,务实一些。
多与大观园内的小姐丫鬟婆子打交道,多了解处世和妻妾相处之道,对不确定的未来,或许会有更妥善的应对。
果然,薛蟠后来娶了“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的夏金桂。
香菱是美好的,她向往美好,觉得人人都是美好的。她盼着当家奶奶进门,小心殷勤服侍;而夏金桂见香菱这才貌俱全的妾室,却欲除之而后快。
薛蟠只喜欢感官的刺激,不会欣赏美好的事物。为了要香菱到手,和薛姨妈纠缠不休。
如愿之后,没过半月便习以为常。这更是便于夏金桂折磨香菱,最终“致使香魂返故乡”。
宝钗不教香菱写诗,不是冷漠的拒绝,而是那个时代下,宝钗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的必然选择。
作诗,对于贵族闺阁女子来说,是闲暇时的一种消遣。女红,才是女子的本分,尤其是对于香菱这样的妾室来说。
在宝钗的价值观里,只有清醒地认识现实,才能在命运有变故时,多一分从容应对的底气。
作者:初见,新晋宝妈,汤小小写作班学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